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2014年1月开始,中央组织部把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效果。各地各单位“三超两乱”现象得到遏制,超配干部数量大幅下降,按职数配备干部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截至目前,全国超配的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已经消化32041名,三年整治任务已完成79.85%。
超职干部
2014年1月,中央组织部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公务员局出台《关于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通知》(简称《通知》),进一步重申“五个严禁”的纪律要求,即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严禁超机构规格提拔干部,严禁违规设置职务名称,严禁用职务职级待遇奖励干部,严禁变相设置非领导职数。
同月,中央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均明确提出,不准超职数配备、超机构规格提拔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擅自设置职务名称、提高干部职级待遇。
摸清底数
各地各单位采取本级自查、重点抽查等方式,核查所辖地方和单位实际配备干部情况,并登记造册。中央组织部干部监督局会同有关方面,组织专门核查组,认真核对干部名册、职数核定表、工资审核清单、工资发放清单等“四本账”,全面掌握了全国超职数配备干部的情况。
严控增量
各地各单位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预审制度,明确在整改消化期内,有超配问题的地方和单位选拔任用干部时,必须报经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预审。对“因军转安置、机构改革、换届等特殊情况”需要超配干部的,必须进行事前报告,由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和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把关。
消化存量
在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印发后,各地各单位对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干部加大调整力度,对到退休年龄的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对违规违纪的及时免去现职,通过畅通“下”的渠道消化超配干部。
从严监督
定期对账核查。不仅查看整改进度,而且查验消化渠道;不仅看消化数字,而且查验干部名册和任免文件,做到整改任务明确、消化账目明晰。结合巡视检查。将整治工作列入结合巡视开展选人用人检查的内容,对中央巡视组巡视发现的超配问题,及时建账督办,限期整改。各地各单位采取本级自查、上级复查、重点督查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三是开展巡回复查。先后派出11个批次的巡回复查组,对黑龙江省等19个省(区、市)的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查验,对整改不力的及时进行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