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策略,打造全新的开放格局。据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吸收外资(FDI)将超过6200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0%以上。5年间,外企积极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不断调整完善在华发展战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让中国市场在其全球战略中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同时,跨国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将国际先进技术、理念引入中国市场,与中国伙伴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贡献。本版从今日起推出“辉煌十二五·外企在华这五年”报道,与读者分享“十二五”期间外企在华的成长经历。
2015年11月20日,国际特殊化学品供应商朗盛宣布,其在中国宁波的无机颜料工厂正式竣工。工厂将于2016年上半年投入生产,以创新、可持续的新工艺生产高饱和度氧化铁红颜料,供应全球市场。这让朗盛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增加到8个。
虽说朗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3年,不过,真正作为完全独立的公司开始运营,朗盛的历史只有10年。10年前,朗盛从拜耳集团剥离出来。
从独立运营开始,朗盛就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市场。目前,朗盛的所有10个业务部在中国均有运营。朗盛在中国拥有8个生产基地、8个研发中心、5个办事处与2家合资企业,员工总人数约1400人。
尽管处于化学品行业,朗盛所做的却是一项“绿色”事业。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朗盛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明诚坦言,朗盛致力于绿色产品的开发,旨在通过先进、环保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相关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朗盛是在用化学助力绿色发展。
快速发展的五年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正是朗盛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五年。几乎每一年朗盛在中国都有新的动作:
2011年7月朗盛在无锡的高科技塑料生产线正式落成,总投资1000万欧元的新生产线将无锡工厂的高科技塑料年产能从4万吨提升至6万吨。同年,朗盛青岛饮料工业技术中心正式落成。
2012年,朗盛设立成都办公室。
2013年4月,朗盛位于香港科技园的高科技塑料亚太应用开发中心正式启用。同在这一年,朗盛在华最大的皮革化学品工厂在江苏省常州建成投产,材料保护品业务部在常州运营微生物测试实验室。
2014年,朗盛宣布对宁波生产基地的总投资从5500万欧元增至6000万欧元。
2015年,朗盛三元乙丙橡胶工厂在常州落成投产,为中国和亚洲市场定制10个高品质三元乙丙橡胶牌号。该工厂总投资2.35亿欧元(约合18.5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朗盛在中国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同年11月,朗盛莱茵化学添加剂业务部高性能硫化胶囊莱茵型生产线在青岛落成投产。
以化学创造绿色
提到化学,消费者很难把它与绿色联系到一起,以至于有产品直接打出了“我们恨化学”的广告。可作为业内人士,钱明诚认为,这是对化学的误解。事实上,正是因为一些特殊化学品的应用,才使得人们的生活更为绿色环保。
比如,朗盛的高科技塑料、聚酰胺塑料/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等以及纤维增强热塑复合板材替代金属材料能够将汽车部件重量减轻多达50%。由于其高刚度、硬度、强度及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性能,这些轻量化材料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引擎罩下、车辆前端,车身框架及内饰部件取代金属。数据显示,减轻汽车重量可以将燃油消耗减少多达20%。
再比如,朗盛新的X-Lite技术可以使装饰用皮革在外观、质感和耐磨性方面与普通皮革别无二致,但其重量比普通皮革减少多达20%,从而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负载能力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以朗盛宁波工厂生产氧化铁红颜料为例,工厂将采用拥有专利的生产工艺实现优质的产品质量、可持续的生产和资源集约的原材料管理。这一工艺能够循环利用并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副产品,将产生的一氧化二氮转化为天然的气体和水。这一工艺被朗盛称为“宁波”生产工艺。这将是中国首个可持续颜料生产工艺。
助力中国新发展
钱明诚认为,随着中国提出“调结构、促转型”,绿色发展理念将在“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得到深化,而绿色发展恰是朗盛的发展核心要素。朗盛将继续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把绿色产品、绿色解决方案、环保工艺以及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朗盛也会继续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行业协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分享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进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从而推动整个行业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中国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过去10年,“朗盛大中华地区的销售额自2005年的4.72亿欧元增长至2014年的9.64亿欧元,同一时期内,员工规模也翻番至1300多名”。钱明诚期待,未来数十年将继续与中国客户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