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韩、中澳自贸协定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两个协定实施后立即按照关税减让清单实行了第一次降税。2016年1月1日,实施第二次降税。经过一定过渡期后,两个协定贸易项下绝大多数货物最终将实现零关税。目前,我国已签署并实施的自贸协定共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等地区。
自贸协定生效后,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最直接的实惠,是商品价格更低、选择更多。这让看似“高大上”的经济政策,跟普通百姓生活也有了不小的关系。今天小编就聊聊自贸区“朋友圈”的那些事。
自贸区究竟是什么?
自贸区是自由贸易区的简称。从区别来讲,自贸区有两种。第一种是Free Trade Zone,英文简称FTZ,指某一国或地区在己方境内划出一个特定区域,单方自主给予特殊优惠税收和监管政策。沪、津、粤、闽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种是Free Trade Area,英文简称FTA,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根据WTO相关规则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所形成的区域,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还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是一个国家实施多双边合作战略的手段。去年APEC会议上讨论的亚太自贸区就是FTA类型。
中国自贸区的中国“朋友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我国各省、区、市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显示,浙江、黑龙江、四川、陕西、贵州、甘肃、广西、海南等地提出积极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园区或自由贸易实验港区的建议。例如,四川省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积极创设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山东省提出,要为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申建积累经验、奠定基础。江苏省、重庆市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虽未提及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但有媒体报道称,两地自贸区方案均已成型并上报。包括河南、陕西、四川在内的不少地方自贸区方案已基本确定,目前正在静待审批。
中国自贸区的外国“朋友圈”
图片来自:商务部网站
截至目前,我国已签署并实施的自贸协定共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等地区。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对加快自贸区建设做出三个层次的规划:一是加快构建周边自贸区,力争和所有与中国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贸区;二是积极推进“一带一路”自贸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建自贸区,形成“一带一路”大市场;三是逐步形成全球自贸区网络。
自贸区“朋友圈”如何改变你的生活?
1.自贸区落地之后,“海淘”国际品牌商品不仅发货速度快,而且还不限购。
2.自贸区允许进口商直接从汽车原产地进口,买进口汽车价格低还有正规售后。
3.外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门槛大幅降低,不出国门就可以体验外资医院的医疗服务。
4.外资旅行社入驻自贸区,价格会更有优势,可选择的旅游线路也更多。
5.创业门槛低、优惠多,许多大学生、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将自贸区视为创业的热土。
6.就业不出国门,有望拿到“国际工资”。
7.在自贸区内,个人可以开设自由贸易账户,区内境外个人也可以开设自由贸易账户。
8.自贸区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
9.如果你是个游戏迷,恭喜你,通过正规渠道拥有“行货版”的微软XBOX ONE、索尼PS4等游戏机再也不是梦。
10.最后一点也是看官最关心的一点:进口商品“白菜价”。
例如:中韩自贸协定实施后,中国原产智能机器人进入韩国的关税税率由8%降至0。2015年12月20日上午,青岛同丰友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生产首批“零关税”机器人顺利出口韩国。公司副总经理董胜吉说:“零关税后,这批机器人能降低税费两万多元。费用的降低会直接回馈给韩国客户,从而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