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 4矿工被困36天后获救

2016-01-30 13:4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展开坍塌事故调查并追责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李洪鹏)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中被困井下220米的4名矿工,昨日晚上,在事故发生36天后成功升井获救,这是中国矿山救援史上首次通过大口径钻孔救援成功,也是世界第三个成功案例。

截至记者发稿时,本次坍塌事故被埋的29人中的15人获救,其中5人身体状况良好,已回家休养,10人正在医院治疗,已确认1人遇难,仍有13人处于失联状态。

现场 4人升井 第三名矿工高喊“感谢”

1月29日20时,来自医疗卫生、通信、消防、公安、武警各个部门的千余名救援人员冒着零下6℃的严寒,集结在救援现场,做好了救援准备。20时40分,地面救援人员采用救援带将升井使用的护膝、钢盔等物品沿着大口径救援孔慢慢向深处下放。21时06分,记者听到救援人员两声哨响,起重机械开始一厘米一厘米非常缓慢地向上提拉救援绳。

21时21分,经过近15分钟的提拉,被困井下220米深处36天的,山东平邑石膏矿4名矿工中的第一名胜利升井,回到阔别近千小时的地面。当头戴安全帽、口含哨子的第一名被困人员升井后,被抬上救护车,送往平邑县人民医院。现场救援人员欢呼声响起,热泪盈眶。

截至29日22时50分,经过持续两个小时的救援,4名与地面取得联系的被困矿工全部成功升井。其中第三名矿工获救后高喊“感谢”。

后续  将对事故展开调查并追责

今天上午,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副省长张务锋表示,对于该事故将展开调查并追责。

据国家安监总局官方网站消息,下一步,安监总局将指导地方政府组织专家进行综合研判,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搜寻与救援。同时,督促做好遇难矿工善后和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严肃追责,深刻吸取教训。

今日凌晨,临沂市市长张术平在现场救援指挥部发布会上介绍,将对临沂已有的212座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凡是有安全隐患的,一律不得恢复生产,还将对一百多万平方米的采空区进行专业化处理,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一个月前的2015年12月29日,临沂市平邑县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宣布关于该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人事任免决定。因平邑县近期连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临沂市委决定并报经省委批准,平邑县委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被免职,新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已到位履职。

4人生命体征稳定  其中1人骨折

记者30日凌晨从平邑县人民医院获悉,获救的4名矿工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神志清晰,有望于春节前出院。

平邑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曹庆德介绍,4名矿工升井之后,被医护团队紧急护送到平邑县人民医院接受检查。通过山东省、临沂市和平邑县三级专家检查,4名矿工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神志清晰。仅有1名矿工左侧腓骨陈旧性骨折、腓总神经损伤,正在接受治疗。由于他们在井下被困时间长达36天,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医疗团队将继续对他们的病情进行跟踪,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曹庆德说,在此前送抵平邑县人民医院的获救矿工中仍有4人正在接受治疗,3到5天内将满足出院条件;29日获救的4名矿工均没有重大伤情,有望于春节之前出院,与家人团聚。

经过 曾打通“保命孔”投放食物药品

2015年12月25日早晨,平邑县玉荣石膏矿因邻近的废矿采空区坍塌引发矿震而发生坍塌,29名作业人员被困在井下200多米深处。

救人如救火。事故发生后,山东省、临沂市政府迅速成立救援指挥部,并调集救援人员和物资前往事发石膏矿,救援工作随即展开;国家安监总局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专家也紧急赶到平邑县,指导救援工作。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的战役打响。

2015年12月26日凌晨,前往井下探查坍塌情况的救援队员带回了井下坍塌和堵塞情况的详细报告。结合玉荣石膏矿负责人提供的作业资料,事故救援指挥部确定了救援方案:井下打通两条救援通道、从发生变形的4号井口下放单人罐笼、大口径钻机打孔救人等方式齐头并进,争取尽快将被困人员救出。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高广伟介绍,为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救援指挥部累计调集一流矿山救援设备600余台(套),设备水平为全国历次矿山事故救援最先进;最多时有近千人参与营救。

在大口径钻机开钻之前,救援人员试图先打通小口径的“保命孔”,向井下投放食物和饮水。2015年12月30日,直径178毫米的2号钻孔被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打通,生命信息探测系统找到了部分幸存者,现场救援人员顿时为之沸腾。

“通过实时画面,我们能看到他们在向探头招手。”高广伟说,救援人员随即向井下投放电话,顺利与这4名幸存者建立了联系,食物、饮水、药品和衣物也一批批送到他们手中。

大口径打孔救援

此前国内无先例

救援期间,井下坍塌接二连三发生,淤泥和积水位置节节攀升,并且一氧化碳浓度过高,井下救援工作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原本并非首选的大口径钻机打孔救援方案,成为唯一可行的办法。

这一救援方式在国内还没有成功先例,全球范围内也只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魁溪煤矿矿难和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上成功过。为确保钻孔顺利打通,钻机厂商的德国专家也漂洋过海紧急赶到现场参与救援。只要钻孔打通,就可以将被困人员提升到地面。

打孔救援最大的障碍依旧来自于复杂的地质条件。从地表至井下巷道顶板220米,灰岩层、砂岩层、石膏层和石灰岩交替出现,坍塌造成地质不均,多次导致“吃硬不吃软”的钻头打偏,打孔过程中频繁掉落的石块也经常卡住钻头,耽误的时间远远超过钻井作业的天数。即便经验丰富的德国专家亲自上阵,也没能避免这些问题。救援人员经常需要停止钻孔进行防水加固,救援进度受到严重影响。井下的涌水也曾导致钻孔半途而废。

救援时间表

2015年 12月25日 7点56分  山东省平邑县石膏矿发生坍塌事故。当时该矿区有作业人员29人

12月26日  救出11名被困人员

12月30日  确定8名矿工位置,救援人员通过救生孔输送食物

12月27日  当天凌晨2时许,事发玉荣石膏矿负责人马丛波在配合救援时,乘人不备跳井溺亡

2016年  1月8日    又一个小口径救生孔打通,救援人员投放营养液、药品、电话等

1月29日  21时20分,4名被困人员获救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