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25日表示,打着助残、助老名义出现的代步车已是全国性的消费维权问题。代步车这个“四不像”的“怪胎”不能成为“三不管”的法外产品。目前中消协已经展开对代步车市场情况、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社会管理等多角度的调查及维权工作,希望通过支持诉讼等工作引起社会各界对代步车问题的关注,尽快出台有关技术标准等法律法规,查处、遏制“老年代步车”违法违规问题。
中消协指出,“老年代步车”存在四大问题。一是安全隐患大。“老年代步车”最低离地间隙大多在16至20厘米,起步猛、底盘轻,特别容易发生倾斜。刹车构件多采用抱刹设计,零件容易损坏,故障率高,且需要很大的力量踩到底才能刹住。这些车辆生产出厂后,没有进行碰撞测试,也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危险系数极高,根本不适合老年人驾驶。
二是无牌无证上路行驶。目前市场销售的“老年代步车”不符合办理车辆注册登记的法规要求,按照规定不准上路行驶。然而部分经销商在销售时往往故意向消费者隐瞒此类事实,宣称车辆不需要上牌,不需要驾照,也不需要购买保险,随买随走,交管部门也不会查处。
三是违章行驶。“老年代步车”的使用者多没有经过驾驶培训,对基本的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熟悉,对基本的通行规则缺乏了解,导致经常发生闯红灯、占用快车道不避让、乱掉头、越线停车、违法乱停放、逆向行驶、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等违法行为。
四是非法营运影响正常交通管理秩序。个别“老年代步车”在车站、医院、商场、超市等周边从事非法营运活动,给客运市场造成混乱。更为严重的是,“老年代步车”信息没有纳入公安交通管理系统,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乘车人的权益没有任何保障,难以获得赔偿。
中消协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打击所谓的“老年代步车”,从源头上加强对其生产、销售和改装的控制。尽快出台有关技术标准等法律法规,明确“老年代步车”的定义及生产标准、国家技术标准,严格使用范围。
另据了解,安徽省一位消费者因代步车交通事故致死,近日死者将代步车生产企业告上法庭。中消协律师团已经从支持消费者诉讼入手,启动对代步车问题的维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