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统计公报

2016-03-01 03:35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6.9%经济增速含金量高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了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虽然经济增速比2014年回落0.4个百分点,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复杂局面下,能取得这样的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在增速回落的同时,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和积极的变化,发展动力转换加快推进,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曾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没有达到7%,有可能强化经济下滑的预期。事实上,7%并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解读,6.9%的经济增速来之不易又十分珍贵,不仅有较高含金量,而且对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也十分抢眼。

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增长1.3%,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物价水平较为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应该看到,稳定增长态势没有改变,依然称得上稳中有进。从世界范围看,6.9%的经济增速仍然是较快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2015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5%。

从2015年数据看,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增速比第二产业快2.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服务业的发展成为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

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万亿元,达300931亿元。30万亿的背后是网络零售和综合业态的飞速发展,是绿色环保、智能节能产品的旺盛销售,是服务消费的加速发展,是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背后是每个人心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015年,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政府对重点领域民生投入仍在加大。全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住房772万套,新开工783万套,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快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5575万人,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

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综合指标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