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教育部、公安部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重点发现和纠正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的现象。
高考移民的投机行为不仅影响当地考生权益,也亵渎了高招的公平权威。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让学生、家长有了这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个别省份户籍、学籍制度管理不严,给不法者提供了机会;此外,过去各地对“高考移民”案件的处理,一般只是取消录取资格或学籍,对其本人和事件相关者并没有法律上的过多处罚措施,违法成本过低。
因此,笔者认为,要根除“高考移民”现象,还必须深挖追责,让在“高考移民”案件中的每一个涉事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相关部门要将监管前置,想办法禁绝“高考移民”的权力土壤。例如,从制度流程上恪守“一生一籍、籍随人走、人籍合一”的学籍管理底线,对于面临高考的学生完成严格的学籍调查,一旦发现问题,则可取消高考资格。对于申请或转移学籍者,应实现多地联动,确保不出现人籍分离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根治高考移民还需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只有孩子的出路更宽广、选择更多,“高考移民”自然会没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