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全国政协召开第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范小建委员回答记者提问。千龙网记者 陈康摄
千龙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陈康)“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是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决定的。”全国政协委员范小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3月9日,全国政协召开第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发言人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就特困人群精准帮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就是到2020年要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有保障的同时,贫困人口年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要达到或者超过2300块钱的水平。”范小建指出。他表示,2300块钱是指2010年的不变价,如果按照物价指数来调整,到2015年底,应该在2855块钱的水平,也就是说一天接近8块钱。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目标又是一个比较低的目标,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当中的一个底线性目标。
据介绍,中央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当中提出了几个“一批”等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包括产业扶贫、移民搬迁、转移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等,这些措施大多数是从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角度考虑的。但范小建强调,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低保的“兜底”问题。
范小建提示,对于没有劳动能力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这人,政府可以通过低保“兜底”的办法来解决。低保“兜底”大概要兜多少人,从建档立卡的数据来看,不会低于2000万人。随着贫困人口总量的减少,可能“兜底”的比重还会更大一些。如果没有低保“兜底”这一条,可能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有困难的。但是我们有了低保“兜底”这一条,就多了一条政策和制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