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赵郁代表就贯彻中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广产校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千龙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 宋鹏飞)“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和互联网,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这些重大工程。这些国家措施让我们对未来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同时也提醒各行业、部门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上还是要快马加鞭。”3月8日,赵郁代表就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广产校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加快修改职业教育法的步伐,加快审议《职业教育法》等主题提出建议。同时,李大进代表也在会上谈到,逐步建立全民崇尚“工匠”精神,多出精品。
目前,我国高端制造业人才紧缺,在负责7000万产能的工人中,初级工为60%,中级工35%,高级工仅占5%,高级人才比例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实现制造2025工业强国的瓶颈。赵郁表示,如果政府对该问题不加以认真对待,我们国家与制造强国的差距会进一步加大。
针对这一现状,赵郁代表建议,优化目前的教育布局,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引领职业院校走向校企合作、课堂与市场衔接、课程开发与企业需求相融通的创新发展道路。增强技能人才的光荣感和责任感,用人单位制定相对应的薪酬机制,激励高技能人才,制定相对应的考评机制,拓宽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之路,不再设立学历跟学位发展的障碍,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传承中国“工匠”的精神,能专心致志地钻研技术,为我们的技能人才发展提供一个保障,使我国成为技术人才的强国。
同时,李大进代表也在会上表示,作为一名律师,其所在行业也是一个非常讲究传承的行业,都需要非常好的工匠精神。“老百姓们常说,一个复杂疑难的案子,两三页的判决书就打发了,大家看不懂这种判决书,但是现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案子判决书就十几页,甚至形成上百页的判决书,老百姓更是看不懂,原因就是我们的司法审判人员没有反复打磨的‘工匠’精神,没有将判决书做成精品奉献给社会的意识。”
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北京代表团举行全体会。李大进代表在会上谈到,逐步建立全民崇尚“工匠”精神,多出精品。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