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教育部公布的督导报告显示,我国部分公办体校教育经费比例过低,存在减免学费落实不到位、教学设施落后等情况。
2015年9月,全国启动公办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专项督导,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国家教育督导办和国家体育总局派出4个督导检查组,分别对北京等九省份进行抽查。
督导报告显示,全国各级各类体校共有2183所,其中体育运动学校272所,竞技体校39所,少儿体校1717所,单项体校108所,体育中学47所。
目前我国公办体育运动学校存在几大问题。首先,一些地方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和工作合力,目前仍有15个省份56所体校的文化教育由体育部门自办,与国家要求不符,严重影响了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一些省份还没有建立体育与教育、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其次是教育经费落实不到位。很多地方公办体校经费主要来自当地体育行政部门的财政拨付,其中教育经费比例明显不够;部分体校存在教育附加费、减免学费、书本费、伙食补助、服装费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一些体校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较为落后,办学环境、实验设备、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还不能完全保障运动员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