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对非法经营疫苗追查到底 61涉案人被控制

2016-03-24 14:4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至少61疫苗涉案人被控制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3月23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博鳌回应非法经营疫苗案时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增多的情况。对于非法经营疫苗一定追查到底,彻底严肃处理。

另外,在国家卫计委昨天下午的媒体吹风会上,专家介绍,凡是接种疫苗发生异常反应了,当地预防接种信息监测网络就能收到。

《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此次非法疫苗案中至少已有61人被控制。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未增多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表示,国家卫计委正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履行应担负的职责。目前正与食药监总局、公安部密切沟通,协同针对已发现的违规违法采购使用第二类疫苗的情况进行彻查。同时,国家卫计委也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计生部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作,彻查清楚。

王国强介绍,国家卫计委已组织专家对此案进行研判,从监测情况分析,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增多的情况。

王国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配合食药监总局、公安部彻查此案。凡是发现属于国家卫生计生系统的违规违法事件,一定追查到底,彻底严肃处理。

一类、二类疫苗技术要求一致

昨天下午,国家卫计委还举行了媒体吹风会。会上专家介绍,凡是接种疫苗发生异常反应了,当地预防接种信息监测网络就能收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王华庆说,一类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的,自愿接种。

如果把现有疫苗都纳入第一类,需要庞大的财政来支持。所以,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主要是从必要性、可行性方面来划分的。但不管是流通环节还是使用环节,一类与二类疫苗的技术要求都是一致的,只不过采购方式、供应渠道有所不同。

王华庆介绍,一类疫苗的采购是由政府来进行的,之后通过疾控系统逐级分发,最后到接种单位。二类疫苗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生产企业可以直接向经营企业供应,也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供应。经营企业也可以向疾控机构供应,也可以向接种单位供应,还可以向另外的经营企业进行供应。

正在调查监测网络上数据

王华庆说,如果违反冷链运输规定,主要问题还是影响疫苗的效果。产生的影响有多大,主要取决于在冷链外存在多长时间。例如,乙肝疫苗、流脑疫苗等耐热性就比较好。

此次疫苗事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理论上说,因为这次涉案疫苗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不是假疫苗或伪劣疫苗,在前期有质量控制,可能风险会小一些。在后期没有冷链运输到底影响有多大,还需要评估。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铠说,我国设有异常接种反应的网络,凡是接种疫苗发生异常反应了,当地预防接种信息监测网络就能收到。

此次疫苗事件是否有异常反应,需要进一步调查,目前正在进行相关调查。

儿童疫苗接种记录可以追溯

王华庆介绍,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标准是一样的,达到了标准才进入市场。从安全性来看,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没有差别。

王华庆指出,疫苗进入疾控系统,有一个签收制度。在使用过程中,儿童什么时间打的疫苗?疫苗是哪个企业的?批号是什么?对此都有记录。一份记录在家长手里,一份在电子信息系统里。疫苗的储存温度都有监测记录,可以追溯,而且越来越完善。

王华庆对法晚记者说,打疫苗之后并不是对每个人都产生保护,因为疫苗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一个群体。像脊髓灰质炎,服完糖丸之后,如果有80%到85%成功了,小儿麻痹就会被阻断甚至被消灭。

如果大家都去打疫苗,就建立了免疫屏障。如果有一部分人打疫苗,一部分不打,接种率不高,将来这个疾病就可能会流行。一个人打完疫苗是不是成功了,国际通用原则是不需要检测的,因为主要看是否建立了免疫屏障。

截至目前,至少有61人被控制

各地核查进展

山东抓获37人

湖南抓捕1人

四川刑拘3人

安徽控制4人

广东控制1人

江西抓获1人

江苏查获9人

福建控制3人

贵州控制2人

最新进展 至少已有61涉案人被控制

《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此次非法疫苗案中至少已有61人被控制。

山东疫苗案曝光后,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9日晚发布消息称,共梳理出向犯罪嫌疑人庞某等提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上线线索107条,从庞某等处购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下线线索193条,线索包括上下线人员的姓名、手机号或电话、手机号码归属地等。

其中,购入人员信息涉及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苏、辽宁、内蒙古、河南、吉林、江西、重庆、浙江、新疆、四川、陕西、山西、山东等24个省区市。

根据已公布的线索显示,问题疫苗可能流入地涉及最多的5个地区为聊城、菏泽、郑州、武汉、南昌。其中山东省占了2个。法晚记者从山东省处置非法经营疫苗案件工作小组获悉,目前山东省多路工作组全力追查涉案线索。截至22日下午3时,37名非法疫苗涉案人员已被控制。

除山东外,据各地通报显示:湖南抓捕1人,四川刑拘3人,安徽控制4人,广东控制1人,江西抓获1人,江苏查获9人,福建控制3人,贵州控制2人。截至目前,至少有61人被控制。

3月18日至21日,山东省警方经对有关线索认真核查,又立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自2015年8月25日公安部发起济南庞某非法经营案集群战役以来,山东省公安机关根据线索,共破获非法经营疫苗案件18起。

江苏涉案9人已经全部查获

除山东外,抓获涉案嫌疑人最多的省份为江苏。江苏省食药监局于23日下午公布消息称,针对山东曝出的问题疫苗事件,江苏省食药监局、公安厅、卫计委进行工作协商,互相通报了近期疫苗查处工作进展情况,成立了江苏省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查处工作联合工作组。

目前,经过各地食药监和公安机关的密切配合,山东省食药监局公布的江苏9名涉案嫌疑人员已全部被查获,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下一步,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督促各地尽快查清涉案疫苗的品种、数量、批号、购销流向以及使用情况等,最新调查情况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

根据山东省食药监局发布的《通告》,公布了涉疫苗案24省份和300个买卖疫苗人员名单。其中,江苏有9人在列。

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

疫苗流通确实存在漏洞

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吴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表示,中国专门有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条例,对疫苗的管理总体而言是规范的,对一类疫苗尤为严格。

但是近期发生的“山东问题疫苗事件”表明,在疫苗流通过程中确实还存在漏洞,需要完善。

吴浈表示,要彻查涉案疫苗的上游来源和下游去向,查到底以后要做一些(损害)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补救措施。“我们一定会将相关信息公开的。”吴浈表示。

吴浈表示,该案侦查一年以来,可以确定的是产品基本确认都是合格的,涉案疫苗的核心问题是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脱离了冷链,这会造成疫苗效力降低,也就是达不到预防疾病的效果,这本身就是有害的。

案件信息第一时间公布

对于公众关注的,这些疫苗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吴浈表示,这是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家回答,“不是官员拍脑袋可以回答的。”吴浈建议,公众和媒体可以参考WHO对于疫苗的安全评价的观点。

吴浈表示,三部委联合办案,一定会彻查案件,并且已经在逐步公布涉案的上下游人员和企业,接下来将对这些涉案方的相关情况进行深度调查,在查实之后,将对疫苗经营中的违法违规和犯罪分子严厉处罚。不管是单位、个人、企业还是机构,“涉及到哪里处理哪里,涉及到谁处理谁。”

吴浈表示,此案会保持信息公开。凡是查实的任何事情,包括检验报告、查处的问题以及处理决定,都是第一时间在网络公布。

吴浈说,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正与公安部、国家卫计委联合行动,通过四举措严查此事,保障疫苗安全。一是彻查案件,认真查处上下游责任人和责任方;二是严厉处罚违规违法分子,涉及到谁处理谁;三是信息及时公开;四是及时补缺漏洞。

责任编辑:刘沁娟(QN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