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增速6.7%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

2016-04-15 14:57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季度GDP增速6.7%

4月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比去年同期7%的增速减缓了0.3个百分点。以2015年价格计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量为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

住宅销售额增长60.3%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767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9.1%,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6%。

房屋新开工面积282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4.8%。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2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5.6%。

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8524亿元,同比增长54.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60.3%。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5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7%。

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35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1%。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1992亿元,同比增长14.7%。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59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6.5%。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55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8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7.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9,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670元,同比名义增长8.7%。2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679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68万人,增长2.9%。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273元,同比增长9.1%。

网上零售额10251亿元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8302亿元,同比增长11.3%,商品零售69722亿元,增长10.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32579亿元,增长8.0%。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环比增长0.85%。

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251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241亿元,增长2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6%。J029

权威分析

“运行平稳 结构优化 亮点纷呈 好于预期”

“运行平稳、结构优化、亮点纷呈、好于预期”。今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回答记者关于GDP增速放缓的提问,用四句话16个字概括了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形势。

盛来运表示,从增长来看,尽管比去年一季度和四季度都略低,仍然运行在6.5%至7%的合理区间。总体来说,经济增长相对平稳。这个增长速度在国际范围内,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在新兴经济体中都是比较高的水平,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就业总体稳定,一季度人社部数据显示,城镇新增就业3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1.8%。

此外物价温和上涨,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居民在住、行、教育、养老、保障、卫生、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支出都保持较快增长,并且向中高档消费层次迈进的步伐在加快。从这些角度来看,经济结构是在继续优化的。

盛来运分析,如果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走势处在增速换挡的阶段,换挡成功以后,未来的经济发展很有可能是一个L形。

盛来运强调,从基本面情况分析,中国经济具有保持较长时间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首先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2015年城镇化率是56.1%,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还不到40%,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普遍都在80%以上,所以中国城镇化的空间还是比较广阔的。

第二,中西部地区差距比较大。未来五年或者是十年以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能够享受到目前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生活水平,能够释放很大潜力。

第三,解决了温饱,实现了总体小康,现在向全面小康过渡,现在家庭汽车和住房都有明显的改善。此外,旅游、健康、养老、保险、文化、教育这些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方兴未艾。

第四,中国的人才红利正在积累,大专以上的人口现在超过1.1亿人,他们的潜力对创业和创新是极大的推动。

第五,制度的改革红利比较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巨大潜力。

股市反应

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回升

4月15日早盘,两市双双小幅高开,翻绿之后窄幅震荡。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GDP数据后,跌幅收窄。机构称,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回升。

民生宏观分析师指出,这次经济反弹的主因是房地产重现疯狂、基建王者归来、出口触底反弹和金融业贷款放量。但是房地产不是万能药,基建也只是短效药,只有强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才能带来真正的反转。一季度房地产反弹其实不值得欢呼。一个国家可以一直卖房子,但不可能一直疯狂建房子,房地产投资是有顶的,更何况中国还在老龄化。基建的目的最终也是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服务,要么就只是短期效果。长期看一靠改革,二靠开放,别无他法。

民生宏观分析师称,稳定的宏观环境为打赢中级反击战创造了条件,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回升,但要警惕资产轮动越来越快的背景下,市场预期提前透支,速战速决为宜。

责任编辑:刘沁娟(QN0023)  作者:龙露 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