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名小志愿者在街头劝导交通。新利 乔家明 摄
昨天上午,“幸福扬州·扬州市民日”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活动在扬州主干道展开。100位本市、外来青年走上街头,在烈日和狂风中劝导行人。志愿者王云同说:“如果明年市民日还有这个志愿活动,我还报名参加。”
百位青年昨走上街头
开展第二季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昨天上午,团市委联合扬州网友志愿者服务队组织100位青年志愿者走上市区主要路段,开展第二季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团市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引导大家文明出行,在市民心中树立文明有礼的出行理念,在市民日,我们青年拿出实际行动来。”
据了解,截至2015年12月,扬州市青年志愿者人数达10万人,其中注册青年志愿者6.7万名,青年志愿者队伍110支。相比于同类城市,扬州市志愿者规模明显走在前列。青年志愿者队伍的阵容规模不仅体现在参加的人数上,也体现在参加人数的类型上。
记者发现,从行业来说,除了在教育、卫生等传统单位外,在环保、电力、法律等行业也纷纷出现了青年志愿者,甚至包括一些年轻的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从地域来看,除了本地市民踊跃参与外,新市民也越来越多加入到扬州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来,五分之一为外来青年。据介绍,这次参与市民日交通志愿服务的不少年轻人就来自外地。
用志愿活动作节日礼物
“8小时站岗,辛苦但很值得”
烈日、狂风,扬州的主干道的公交站台,十字路口,一位位青年志愿者身着志愿服务小红帽和红马甲,认真引导市民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规则。
“我的帽子被吹掉了好几次。站了一个多小时,后背居然热得出汗了。”志愿者小杨告诉记者,她和同伴早晨8点就到岗了。直到10点,连一口水也没顾上喝。“站着站着,就晒出了点汗,但很快又被大风吹干了。一天接近8个小时站岗,虽然辛苦,但很值得。”
和小杨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志愿者王云同。“我知道今天市民日有很多活动,但我觉得,参与活动比玩转活动更有意思。”王云同说,自己和99位志愿者在节日里走上街头,用自己的志愿服务行动作为送给全体市民的节日礼物,感觉很特别。“如果明年市民日还有这个志愿活动,我还报名参加。”
近几年,随着扬州青年志愿者队伍的日益庞大以及志愿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一支支各具特色的小队伍纷纷涌现。如宝应的“星星点灯”留守儿童合唱团、宝应萤火虫志愿者协会;高邮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江都的“小燕子”志愿者协会、“乐活志愿者协会”;仪征的“义工联合会”和城区“红马甲”义工队、“圆梦义工联盟”、“守望帮帮堂”、“扬州青春志愿者协会”、“扬州江豚保护志愿者团队”和爱心车队等一大批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常年活跃在城乡,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