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李克强指出,就业是各级政府的硬任务,也是各部门共同责任。要协调配合、主动作为,把稳就业作为制定政策、发展产业、投资工程的重要导向,想办法、出实招,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为促进农民工就业“支招”
李克强来到就业促进司,了解就业市场情况和最新就业信息。听到介绍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主要就业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仔细了解就业信息监测及形势分析后,李克强说:“你们要尽早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数据平台。”李克强说,就业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掌握准确的就业数据至关重要。稳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保就业,就业稳定收入就会增长,民生就会逐步改善。要盯住就业形势变化,加强分析研判,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李克强与正在会商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农民工就业遇到的问题和政策落实情况。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农民工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仍存在隐忧。总理为他们“支招”:加大服务业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快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就业,促进他们就业的产业转型和空间转型。
李克强说,农民工是庞大而特殊的就业群体,就业状况受经济形势影响最直接。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就既能增加他们的收入,也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传统的建筑业和制造业吸纳农民工就业在下降,需要另辟蹊径,通过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手段逐步把农民工引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民工就业的质量和家庭幸福感。
把促进应届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座谈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和前程无忧网负责人发了言。李克强说,近三年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不降反增,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300多万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大亮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促进就业的中介组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更是要着眼于保就业、增收入、惠民生,针对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要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创新,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稳增长守住就业基本盘,以调结构拓展就业新空间,以促改革激发就业活力,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效应。
李克强说,保就业要突出重点。今年高校毕业生有765万,创历史新高,加上中职毕业生,人数达1200多万,还有其他一些重点保障对象,要把促进他们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实现就业转型。现在传统产业扩大就业受限,要着力发展新经济,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成长,创造更多适合高素质年轻群体的岗位。完善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创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运用“互联网+就业”,实现就业供需更好对接。加大对农民工就业指导和扶持。支持有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落实好复转军人就业相关政策,确保妥善安置。
促进就业要织牢社保安全网
李克强说,促进就业创业要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兜住底线。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挥好失业、大病保险“稳定器”作用,解除居民后顾之忧。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要多管齐下努力实现富余员工转岗就业,对一时难以就业的,要通过职业培训、托底保障等方式,增强他们的信心,保证基本生活。更多关注就业特殊困难群体,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李克强指出,就业是各级政府的硬任务,也是各部门的共同责任。要协调配合、主动作为,把稳就业作为制定政策、发展产业、投资工程的重要导向,想办法、出实招,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综合中国政府网
盘点
总理去过哪些部委?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虽然各部委离中南海都不远,但李克强并不经常到访。从2013年至今,李克强的足迹至少遍布20多个省区市,但是国务院的下属部门或机构,他只去过8个。
总理到访部委并不多见
2013年和2014年,李克强每年各去一个部委考察,分别是审计署和水利部。到了2015年,他到访的频率明显增加,先后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今年到目前,李克强先后已考察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以及此次的人社部。
李克强到部委的行程基本都是“考察+座谈”模式,陪同人员主要会有分管副总理以及国务委员杨晶,但是也有几次考察陪同成员引人注意。比如,在考察国家工商总局时,来自中央编办、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等14个部委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堪称“史上最强阵容”的陪同考察。
“首站”考察审计署
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总理后,审计署成了他赴部委考察的“首站”。
此行他对审计署提出了3点要求:念好权力监督的“紧箍咒”、为国家看好钱财、完善制度。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担任总理以来,李克强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至少有10次讨论了审计相关问题。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到“加强审计监督,健全审计制度”,到近期出台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要求地方审计收归省级、党政一把手同时审计等,“紧箍咒”越念越紧,制度越来越明晰。
在工商总局考察商事制度
李克强力推商事制度改革,并先后到济南、海口、天津的工商部门考察督阵。去年3月,正值商事制度改革启动一周年,李克强率14名部委主要负责人来到国家工商总局。一年前,按照国务院部署,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新版营业执照正式启用,工商登记制度其他改革也逐步展开。
此行在工商总局注册局注册指导处,李克强问:商事制度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哪块?负责人直言,是将工商、税务、质检的“三证三号”合并为“一证一号”。李克强随后对相关部门提出硬要求:“三证合一、单一号码”改革年内务必实现。
有报告称,商事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政府简政放权、转化职能改革的成功范例。在“中国的创业元年”2014年,李克强主持召开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21次部署了“简政放权”。
到发改委聊聊未来五年怎么干
“我和发改委不仅现在,过去也有许多联系。你们这栋大楼,我在地方工作的时候跑过好多次,不仅登你们部长的门,也登你们司长的门、处长的门。”李克强在国家发改委考察时说。
此次考察发改委,他是和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一起去的。两人同时也是“十三五”规划建议起草组的副组长。两位副组长一起在发改委召开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