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成都5月6日电(记者李华梁)不久的将来,在我国激光雷达的“眼”里,远处正在高速运动的物体将不再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图像,而是以有纵深的三维形态呈现。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刘博研究员课题组了解到,日前该课题组在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首次提出了基于双偏振调制技术和自适应距离选通相结合的三维成像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光电技术快报》和国际应用光学顶级期刊《应用光学》等,并且已经申请发明专利。
据悉,目前业界研究中的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即“巨型手掌”,有多种技术路线,大多采用APD阵列探测器,受器件的限制,不仅分辨率低,而且数据处理流程复杂,与此同时国外比较先进的探测器件还对我国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