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一季度,不含农户在内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5843亿元,同比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1至2月止跌回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
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15384亿元,同比增长19.6%,比1至2月提高了4.6个百分点,比2015年全年增速提高了2.4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专项建设基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同样在回暖的,还有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突破1.7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2%。比2015年全年增速提高了5.2个百分点之多。开年以后,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增速,有了接近四成的增长。今年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1403亿元,同比增长39.5%,比2015年全年增速提高了34个百分点。
正是这样的基础,使得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站上了两位数。数据显示,仅3月份当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就增长11.2%,比2015年12月份提高2.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1至2月止跌回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
但在回暖的数据背后,也有些乍暖还寒的迹象显现。制造业投资增速仍旧处在“低位运行”区间。一季度,制造业投资27716亿元,同比增长虽然达到了6.4%,但和2015年全年相比,增速还是有所降低。“但3月份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意味着制造业投资增速重回扩张区间。
同样需要发力的还有民间投资和到位资金增速。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达到53197亿元,投资到位资金109250亿元。到位资金虽有明显回升,但仍大幅低于投资增速,后续资金保障仍需加大力度。对于这种趋势,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判断,虽然全国整体投资形势继续好转,但整体投资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
这种压力来自四个方面,包括制造业企业投资的意愿和能力不强,民营资本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依旧存在,房地产库存仍处高位,以及地方政府投融资能力不足。
对此,国家发改委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安排,PPP再次成为推动投资的利器之一。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通过加强制度法规创新供给,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与政府合作。推动建立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完善价格政策,构建合理有效的PPP项目投资回报机制。
相关新闻
4月我国外汇储备略升
接近3.22万亿美元 显示资本外流压力继续缓解
据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 姜琳)中国人民银行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196.68亿美元,较上月增加70.89亿美元。不过从SDR计价的数据看,外汇储备仍呈现不断下降态势,但降幅明显收窄,显示了资本外流压力继续缓解。
“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回升,一方面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企稳回升后企业购汇还债有所放缓,市场预期发生改变,恐慌购汇减少等带来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美元疲软带来的汇率损益估值变化,而这一块占的比重并不小。”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记者。
今年特别是3月以来,美元表现疲软,截至目前,美元指数较年初已累计下跌4.92%。欧元、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日元对美元升值10.91%,欧元对美元升值5.02%,由此带来了外汇储备中欧元、日元资产换算为美元后有所增加。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说,以外汇储备里30%为非美元货币计算,美元指数每贬值1%,对应的外汇储备约产生100亿美元的波动。而SDR是一篮子货币,币值更为稳定,更能客观反映外汇储备的综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