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务社工发展与促进公益进步的关系论坛”日前在北京举办。记者获悉,我国医务社工数量奇缺,刚刚启动的“春苗医务社工培训项目” 将在5年内培养1500名医务社会工作者。
专家介绍,医务社工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他们在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医师和护士不同,他们为患者提供的是“非医学诊断和非临床治疗”。可不要小看了医务社工的作用,他们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心理和健康评估,开展健康教育;协助患者、家属适应医院环境和医疗服务流程;进行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预防和减少纠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实施出院指导等。医务社工是医生的得力助手、患者的知心朋友。
医务社工是现代卫生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技术人员。医院是否设立医院社会服务部或社会工作部等机构,已成为衡量、检验、评价医疗服务质量与现代化程度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遗憾的是,在我国,设置医务社工的医疗机构还很少,少数的医院设立这样的岗位,也没有专职人员从事,而是由原本的医护人员兼职,而医护人员虽然具备专业的医学护理知识,却不掌握社工的理论知识,没有形成完整的医务社工的服务模式,更没有自己的行业标准。
为加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务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春苗基金启动了“医务社工培训项目”,旨为社会培养以实务导向的医务社会工作者。这一培训项目开发出一套独特的医务社工培训体系,将在5年内培养1500名医务社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