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烈士申亮亮灵柩回国:未料归期是端阳

2016-06-10 05:49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英雄回家未料归期是端阳

6月1日,我赴马里维和部队营区遭遇恐怖分子汽车炸弹袭击,申亮亮同志不幸遇难,7名同志负伤。经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9日下午,我赴马里维和部队烈士申亮亮灵柩回国迎接仪式在吉林省长春市龙嘉机场隆重举行,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乙晓光、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吴昌德前往迎接,向烈士表示沉痛哀悼,向伤亡官兵亲属表示亲切慰问,称赞申亮亮和维和官兵的英雄事迹,充分展现了在强军目标引领下成长起来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了我军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在袭击中受伤的战士杨占成,中国军队工作组部分成员也乘军机回国。

加奥、巴马科、恩贾梅纳、吉布提、卡拉奇、乌鲁木齐,长春,13600公里,20多小时的长途飞行。

亮亮,你的老部队,到了。

6月9日,是端午节。长春的天气如同它的名字,长空煦日。

原计划500多人的迎灵队伍,实际上超过了一倍,很多人被拦在了机场外边。人群肃立,哀乐呜咽。

对于在停机坪等候的500名军地代表来说,今天亦是一个悲壮的日子。他们要在这里迎接在马里维和部队遇袭事件中受伤的战士杨占成和不幸牺牲的烈士申亮亮回家。

15时30分许,载着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牺牲士兵申亮亮灵柩和伤员杨占成的军用运输机缓缓着陆,在停机坪上滑行。

飞机停稳。军机机长和飞行员快步走下舷梯,亲手打开停放烈士灵柩的舱门。

伤员杨占成头戴蓝色贝雷帽,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走下舷梯。他还有些虚弱,但精神面貌尚好,还举起右手向战友们敬礼。随后,他被扶上了一辆救护车,被送至医院。

很多人已经湿了眼眶,他们还在等待着烈士申亮亮的出现。

在中华民族的忠诚史册上,农历五月初五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谏言名臣伍子胥自刎身亡,忧国文豪屈原抱石投汨罗。

今天,在众人模糊的泪眼中,英雄的灵柩从机舱缓缓抬出。

亮亮,我们的英雄,在端午节回家了!

1名人民解放军的礼兵上前,接过烈士遗像,和另外8名礼兵一起,一步,一步,护灵回家。

天空湛蓝,飞机洁白,礼兵身着橄榄色礼服。棕红色灵柩上方,覆盖着五星红旗,对于一名共和国军人来说,这是最高的荣誉。

缠着黑纱的相框里,申亮亮微微地笑着,一如以前的帅气。

人群里,最悲痛的是烈士的父母。父亲申天国满脸皱纹里,写满了憔悴与痛苦,望着儿子的灵柩,不住地用手掌擦去眼泪。母亲杨秋花坐着轮椅,已经哭不出声。这几天,她把一辈子的眼泪都流完了,嗓子也哭哑了。

哀乐声中,礼兵迈着缓缓的礼步,把烈士的灵柩抬到灵台前,轻轻地放下。身着礼服的礼兵们表情坚毅,却仍能看到他们泪水滑落,泪湿戎装。

5月18日,申亮亮和194名战友,作为第一梯队的官兵,从长春龙嘉机场出发,奔赴马里,开始执行第四批维和任务。

可谁能想到,申亮亮的维和之旅如此短暂。22天后的今天,他回到了出发的龙嘉机场,只不过没有出征时的热血澎湃,只有安详入睡般的永远无言。

一身戎装去,披裹国旗还。英雄的维和之旅虽短,却如夏花般灿烂。

国歌声毕,哀乐再起。两名女兵,手拿着白色菊花扎成的花环,徐徐走到灵柩前,献给英雄。花环在轻风中微微颤动。

“脱帽!”现场的官兵们面向烈士的灵柩,深深三鞠躬。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政治工作部,陆军、北部战区陆军,第16集团军的领导到场迎接英雄回家。

仪式比较短暂。8名礼兵缓缓将烈士的灵柩抬起,申亮亮的哥哥申明明上前接过遗像,随礼兵一起,沿着红毯,走向灵车。

烈士的父母,被人搀扶着,一同离开。

一步,一步。英雄的灵柩离灵车越来越近,离大家越来越远。

亮亮,永别了!

“敬礼!”在场的官兵举起右手,向英雄致敬。

本版文/新华社 供图/新华 视觉中国

中国军队26年维和路

6月9日下午,长春龙嘉机场,随着一架空军专机缓缓降落,烈士申亮亮的遗体回到了祖国。6月1日凌晨,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营地的维和部队遭遇袭击,申亮亮不幸牺牲,另有4名官兵受伤。

中国军队参加维和行动26年来,申亮亮已经是第11名在任务中牺牲的官兵。

这11名烈士,有的在驻地国家执行任务中不幸身亡,有的是在空袭中遇难,有的是在任务区染病去世……他们是中国军人为联合国维和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沉痛注解和有力诠释。

26年来,中国维和官兵累计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9400余枚;新建、修复1.3万余公里道路和300余座桥梁;接诊病人16余万人次;运送物资120余万吨,运输总里程1300余万公里;完成机动巡逻和警戒护送1500余次。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