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几个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抹黑中国代表不了国际社会

2016-06-15 03:34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几个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抹黑中国代表不了国际社会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记者靳若城)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几个国家在南海问题上造谣抹黑中国掩盖不了事实真相,代表不了国际社会。

有记者问,塞拉利昂政府和肯尼亚政府近日就南海问题公开发表声明支持中方立场。近60个国家公开表态支持中国主张,支持中国立场的国家越来越多,这是中国政府做工作的结果吗?中国政府是否在积极扩大自己在南海问题上的“朋友圈”?

陆慷表示,所谓南海问题,本来只是中国同几个南海周边国家间的问题。中方从来不赞成把这一问题国际化。无论是2002年达成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还是东盟国家最近提出的“双轨思路”,都主张南海有关岛礁的主权争议应当由直接当事方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友好谈判妥善解决。实际上,也正是遵循这一思路,南海地区几十年来分歧得以管控,稳定得以维护,商业航行与飞越的自由与安全从无问题。域外国家本应尊重本地区国家这一努力。

他说,近几年来,个别国家出于一己私利,不顾本地区国家人民的福祉,执意在本地区渲染甚至制造紧张,为此,不惜鼓动本地区个别国家违背承诺,以“维护规则”之名行破坏规则和国际法治之实,并颠倒黑白,凭借操控舆论,抹黑中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关心中国、对中国友好的国家也向我们了解真实情况。在弄清事情的是非曲直后,不少国家愿秉持公道,发出正义的声音,包括你刚才提到的塞拉利昂和肯尼亚政府,也包括在他们之前的几十个国家,我们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这也说明,得道多助,公道自在人心。”陆慷说,在这样的事实面前,那么几个一直在造谣抹黑中国的国家,最好别再以“国际社会”自诩了。毕竟,操控舆论掩盖不了事实真相,七、八个国家代表不了国际社会。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记者崔文毅潘洁)针对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多个外国政党和国际组织近日通过接受专访、发表声明或文章等方式发声,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表示支持,呼吁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应中联部邀请访华的保加利亚争取欧洲进步公民党副主席茨韦塔诺夫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领土和海洋争议应该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他认为,南海问题的直接当事国最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地区范围内妥善解决争议。域外国家也要鼓励中菲采取对话和协商等方式解决争端,而不是诉诸其他方式。

此外,茨韦塔诺夫还在保加利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24小时报》撰文重申支持中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

由中联部邀请访华的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青年团主席纳萨尔·卡扎菲认为,菲律宾寻求仲裁“并不是最好的选项”。“中国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南海问题,我敦促菲律宾能够同中国一起进行对话协商。邻国是不能选择的,希望两国能够保持睦邻友好,妥善处理争议。”

巴基斯坦人民党日前在巴基斯坦知名英文报纸《黎明报》发表文章,表示该党坚定支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认为南海问题应由当事国根据现有的双边协议以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通过双方协商、谈判方式解决。“人民党尊重中国和东盟国家为推动南海和平稳定所做的努力。”

在认真研究中国政府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后,柬埔寨奉辛比克党发表声明,赞赏中方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原则为基础,坚持以和平方式推动解决有关南海问题的争议。

国际危机组织总裁、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格诺近日在北京表示,目前南海问题还远不是什么危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负责对主权问题进行裁决,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主权争议应通过协商解决,而非诉诸公约。如果协商解决不了,可以暂时搁置争议。有关各方应找到缓解南海紧张局势的有效途径,避免升级成危机。

关于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在“中国全球影响”(CHINAGLOBAliMPACT)网站撰文指出,仲裁案是有缺陷的,经不起推敲。美国要求中国接受仲裁机构的裁决,但美国却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达成多年后仍拒不批准公约。

时评

尽早停止推进仲裁程序方是明智之举

日前,中国外交部发表关于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有关争议的声明。声明全方位向世界阐明南海问题的是非曲直,在释放出中方善意的同时,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敦促菲律宾立刻停止推进仲裁程序的错误举动,回到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中菲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的正确道路上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舆论普遍认为,单方面推进仲裁不仅将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而且有将中菲关系推向“死胡同”的风险,菲方应从维护中菲关系大局出发,尽早停止推进仲裁程序方是明智之举。

众所周知,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中菲在南海的有关争议,既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也是中菲之间达成的明确共识。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不仅违背了中菲之间的一系列共识,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承诺,也不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这也是为什么中方在“南海仲裁”上的立场已经得到世界上数十个国家的支持。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阿根廷等多国国际法专家纷纷认为,中方“不接受、不参与”仲裁的做法合理,而谈判才是解决争端问题的正确途径。

简言之,无论从法理还是信义,仲裁本身都站不住脚,及早纠正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

人们注意到,菲律宾一些政府人士和专家学者已经敦促菲律宾候任总统杜特尔特尽早同中国举行双边对话,通过谈判解决两国在南海水域的争议。长期在菲律宾外交部从事海洋工作的菲律宾外交部海事中心前秘书长阿尔韦托·埃恩科米恩指出,中方一直试图和菲方谈判协商,但菲方一直没有回应。菲律宾大学教授艾琳·巴维耶拉说,双边对话是菲中两国“重建互信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方发表声明,也向菲律宾和世界发出了清晰的信号:中方从未关闭与菲律宾对话谈判的大门,坚持务实合作、友好协商是中菲关系的主旋律。

中菲是隔海相望、血脉相通的邻居,两国人民有着上千年友好交往的传统。中菲自1975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总体发展顺利,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目前中国是菲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菲最大进口来源地。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完成,中菲关系正迎来更大机遇。此时此刻,菲律宾方面不应被“雾霾”迷住双眼,尽早回归维护中菲合作大局的正确轨道。

不畏浮云遮望眼。相信菲方明智之士定能看到,对话和协商是解决争议的唯一正确和可行途径,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应是双方的共同追求。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克服困难、通过合作寻求最大公约数,不仅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符合菲律宾的根本和长远利益。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