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两岸沟通机制停摆 责任在台方

2016-06-30 04:01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两岸沟通机制停摆 责任在台方

针对蔡英文在巴拿马署名“台湾总统”一事,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在昨天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表示,坚决反对任何企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的行径。安峰山还表示,台湾新执政当局迄今未承认“九二共识”,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责任完全在台湾一方。

有记者问,蔡英文在巴拿马活动时用英文署名“PresidentofTaiwan(ROC)”,对于这个问题,台湾方面有一些人认为是“法理台独”的做法,大陆方面怎么看?安峰山说,我们一贯以一个中国原则对待台湾对外交往问题,坚决反对任何企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的行径。

停摆责任完全在台湾一方

国台办发言人曾在6月25日应询答问中表示,“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已经停摆”。对于停摆的原因,安峰山昨天说,“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国台办与陆委会的联系沟通机制、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协商谈判机制,都是建立在双方均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之上的。

安峰山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也是两岸制度化联系机制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大陆方面在此基础上推进两岸制度化交往,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立场一直没有改变,态度始终如一。

“改变这一局面的是台湾方面。”安峰山说,台湾新执政当局迄今未承认“九二共识”、认同其核心意涵,动摇了两岸互动的政治基础,导致了国台办与陆委会的联系沟通机制、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协商谈判机制的停摆,责任完全在台湾一方。人们不禁要问:台湾方面为什么要改变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其目的何在?

台方应把求同存异讲清楚

有记者问,今年“5·20”前后,台湾方面一再表示,尊重1992年两岸两会沟通协商达成若干共同认知与谅解的历史事实,此一历史事实的重点就是“求同存异”。对这种表述,大陆方面为什么不能接受?

安峰山说,台湾方面始终在两岸同胞最为关切的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性问题上采取模糊的态度,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

“一段时间以来,两岸同胞都在问,台湾方面称尊重1992年两岸两会沟通协商达成的若干共同认知与谅解,所谓的‘共同认知’到底是指哪些内容?所谓这一历史事实的重点在于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同’又是什么?”安峰山说,台湾方面应该把这些东西讲清楚,说明白。只有对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对两岸关系发展基础的问题作出明确的、正确的表述,两岸的制度化交往才能得以延续。

运用两面手法无济于事

有记者提问说,针对蔡英文上台一个多月以来的表现,岛内有一些学者分析说,蔡英文对外是打一张“屈辱牌”,对内是执行“台独”内政,蔡的两岸政策是“反中”而“缓独”,发言人对此有何评价?

另外,6月25日日本冲绳竖立了一座所谓“台湾之塔”,纪念二战期间参加日军的台湾人,蔡英文专门为这个碑题字,台湾也有一些政客到场,发言人对此有何评价?

安峰山表示,要想确保两岸制度化交往机制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就要向大陆方面确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上,运用两面手法或者在语言和文字上采取模糊态度,都是无济于事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安峰山说,国际社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段历史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台湾民众也是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受害者。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