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我国南方2日再遭大面积暴雨袭击,导致部分列车停运。湖北省受灾严重,5年来首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武汉约1.9万用户停电。
武汉降下特大暴雨
湖北多地遭遇暴雨,受灾严重。江城武汉降下特大暴雨,多处遭遇严重渍水。
从1日开始,武汉市区普降暴雨,其中江夏区雨量达263毫米。武汉市已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城区共有45处路段车辆无法通行,前往武汉天河机场的通道因积水受阻,机场启动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禁止所有社会车辆通行,联动公交大巴摆渡机场往返乘客;武汉轮渡、汽渡全线停航。
降雨量最大的武汉江夏区一企业院墙突然垮塌,导致8名上班员工被埋遇难;举水河发生较大险情6处,新洲区23个村庄被淹。截至2日下午,举水河溃口事件已导致3人失踪、1人死亡,690户1786间房屋倒损。
记者2日从国家电网武汉供电公司获悉,截至下午4时许,累计造成1条110千伏线路、7条10千伏线路、235个供电低压台区、约1.9万用户停电。
6月30日以来湖北遭遇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造成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431.83万人受灾,死亡16人,失踪6人。省气象局因此将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由三级提升为二级,这是该省气象部门5年来首次启动二级响应;省防汛办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日8时,该省有1762座水库超汛限水位,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
据武汉中心气象台预报,7月1日到4日,除十堰以外,湖北大部地区仍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累计雨量将达100至300毫米。目前,湖北省各级气象部门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
暴雨导致列车停运 山体滑坡
除了湖北受灾严重外,南方其他省份也不同程度因暴雨受到严重影响。
记者2日从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了解到,由于连续降雨,太湖及河网水位快速上涨。1日8时太湖水位达到4.35米,位列1954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位。
受大面积暴雨影响,京九、京广、川黔铁路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水害,不少旅客列车晚点;南铁停运管内7月2日始发的7趟旅客列车。
河堤滑坡、塘坝滑坡、大面积山体滑坡、高速公路滑坡、城市内涝……伴随新一轮强降雨的来袭,张家界、常德等地成为洪涝灾害的重灾区。
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1日以来,湘西、湘北地区出现大到暴雨,258个乡镇出现暴雨,64个乡镇出现大暴雨。常德市区2日上午开始局部内涝,部分城区交通陷入瘫痪状态,11.2万人受灾,紧急转移750人。
西南特大暴雨势头不减
与此同时,西南地区也频遭暴雨袭击。7月1日8时至2日8时,贵州5乡镇出现2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5县72乡镇出现暴雨。强降雨导致大方、榕江等16县(区)64223人受灾,23人死亡,10人受伤,3人失联。
另据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县委办公室2日通报,1日晚至2日,景东县内普降暴雨,并引发泥石流等灾害,当地迅速开展抢险救灾。
湖北调用1吨炸药对水库紧急爆破泄洪
新华社武汉7月2日电(记者 陈俊)6月30日开始,湖北省遭遇第四轮强降雨袭击,持续强降雨使湖北麻城市中馆驿镇响鼓墩水库发生险情。湖北武警水电七支队赶赴现场,紧急调用1吨炸药,对泄流槽底部水泥进行爆破,降低泄流槽底部高度,从而增加泄流量。2日17时08分左右,爆破成功实施。
据介绍,响鼓墩水库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设计库容400万方。由于持续暴雨,水位超过库容,且已出现各种病险。更为严峻的是,该水库紧邻沪汉蓉高铁、武麻高速、106国道,一旦溃口,将威胁下游30多个村庄7万多名群众的生命安全。
得知险情后,湖北武警水电七支队派出200名官兵携46套装备,于1日21时到达麻城,并及时处理了2处漏洞、14处散浸,有效阻止了管涌等大的险情发生。当地政府也于当晚紧急转移附近多个村庄群众到安全地带。
但根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报,2日至4日麻城仍将有大暴雨,水库泄水速度远远跟不上蓄水速度。按每天200毫米降雨量计算,水库13平方公里的水面,一天内可形成200多万方水量,水库随时有溃口风险。
为了加大泄洪流量,增大库容,武警水电七支队紧急调动1吨炸药,对泄流槽底部水泥进行爆破,降低泄流槽底部高度,从而增加泄流量,降低水库水位。
2日17时08分左右,爆破成功实施。目前,水库水位已经下降80厘米,有效缓解了溃口风险。
两部委紧急启动IV级应急响应协助湖北救灾
5.9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补助金拨付7省区和新疆建设兵团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7月2日15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近期湖北省严重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调拨3000顶帐篷,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和指导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
截至7月2日14时,强降雨造成湖北431.83万人受灾,16人死亡,6人失踪,10.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记者2日在此间获悉,财政部、民政部1日向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新疆等7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安排5.9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用于前期风雹和暴雨洪涝灾害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和向因灾遇难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支持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
此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上述省份严重风雹和暴雨洪涝灾害先后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分别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和指导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灾区紧急启动救灾应急响应,及时下拨本级救灾应急资金,调拨发放救灾物资,认真做好各项救灾工作。目前,灾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保障,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正常。
河北进入突发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局地危害程度或加重
据新华社石家庄7月2日电(记者 郭雅茹)记者2日从河北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依据河北省地质环境条件、历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结合省气象部门的降水趋势预测,预计2016年河北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与2015年基本持平,局部地区由于极端降雨可能增加,危害程度有可能加重。
根据多年突发地质灾害统计分析,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河北省每年6月至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全年约85%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在此时段。
为此,河北省制定《2016年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力争做好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求各地将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体系,逐点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制定防灾预案,逐点落实防灾责任单位、防灾责任人、监测预警责任人,并向所有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单位和群众发放防灾责任卡和防灾明白卡,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
另外,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启动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对于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灾害发生地的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在接到报告后半小时内速报省国土资源厅。
链接
入汛以来首轮大洪水
平稳过境三峡
新华社宜昌7月2日电(记者 谭元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发布的水情信息显示,2日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每秒4万立方米,出库流量每秒30600立方米。三峡水利枢纽发挥拦蓄洪水作用,今年入汛以来的首轮洪峰平稳过境三峡。
受近期长江上游流域三峡区间和乌江流域集中强降水天气过程影响,6月30日午后及晚间,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快速上涨,6月30日14时至1日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从每秒31000立方米上涨至每秒48000立方米,上涨幅度高达每秒17000立方米。
1日14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到每秒5万立方米,这是今年入汛以来首个达到每秒5万立方米的洪峰。1日晚间,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回落,2日2时回落至每秒43500立方米。
洪峰过境之际,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实时流域水雨情和水文气象预报,通过强化气象会商、降水预报、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协调电力外送通道等措施,在确保三峡工程及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梯级枢纽综合效益。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严阵以待做好防汛工作,两坝间防汛力量如大马力拖轮、应急减载船和专业潜水员以及青年防汛突击队进入全面临战状态。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三峡枢纽运行调度平稳正常。
随着三峡枢纽拦蓄洪水,三峡水库坝上水位迅速上涨。2日8时,三峡水库坝上水位149.71米,与6月30日14时146.14米的坝上水位相比,上涨了3.5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