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湖北某预备役高炮师官兵在传递袋装石料,用于管涌处置围堰修筑。7月4日,长江武汉市青山区倒口湖发生管涌险情,经过湖北某预备役高炮师等单位的抢险人员一夜奋战,截至5日12时,管涌处置围堰合龙成功,正加紧进一步处理。新华社发
记者5日从民政部获悉,6月30日以来,持续强降雨导致的长江中下游等地洪涝灾害,已致170人死亡或失踪。
据统计,截至5日9时,灾害造成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1省(自治区、直辖市)2333.5万人受灾,128人死亡,42人失踪,134.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59.6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4.1万间房屋倒塌,24.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934.9千公顷,其中绝收295.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81.6亿元。
针对湘黔Ⅳ级救灾响应启动
5日17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湖南、贵州两省近期严重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分别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和指导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
据介绍,7月1日以来,湖南、贵州两省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灾害发生后,湖南省下拨1000万元救灾应急资金,调拨200顶帐篷、4000床夏凉被和毛巾被等物资,受灾地区市县下拨救灾资金2000余万元,发放价值600万元的生活物资;贵州省下拨1280万元救灾应急资金和1800顶帐篷、2.4万床棉被、5000张折叠床、4400张折叠桌椅等救灾物资,受灾地区市县下拨救灾资金2100万元,调运发放帐篷、棉被、单衣裤、炊具、饮用水、方便食品等生活物资。目前灾区各项救灾工作正有序开展。
长江干堤开始挡洪暂无险情
受近日连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快速上涨。截至5日14时,除了黄石港江段外,长江监利至南京干流水位全线超警戒,最严重的江段超过警戒水位1米多。这意味着长江干堤开始挡洪水。长江防总表示,目前暂时未接到干堤险情的报告。
长江委防办副主任陈桂亚表示,目前长江中下游各站水位快速上涨,干流从监利到南京全线超过警戒水位。
据长江水文局介绍,降雨还导致多条支流发生超警戒、超保证、超历史大洪水。洞庭湖流域资水4日已经全线超警戒,预计柘溪水库最大入库可达2万立方米每秒,接近“千年一遇”标准;鄱阳湖区域同样全线超警戒;同时,清江、水阳江维持高水位运行。
安徽洪灾死亡人数增至29人
记者5日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6月18日以来的强降雨,已造成合肥、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0市59个县(市、区)受灾。
截至7月5日9时统计:累计受灾人口1053.4万人,因灾死亡29人(合肥1人、铜陵1人、安庆10人、六安9人、宣城7人、黄山1人),因灾失踪2人(合肥),紧急转移安置群众71.3万人。
相关新闻
四川利用监测预警系统及时转移4.5万人次
记者5日从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四川省自2010年以来建成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今年入汛以来发挥重要作用。
据统计,今年入汛以来,四川省共通过在175个县建成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布预警2591次,发送预警短信33.2万条,涉及相关责任人8.4万人,按照“主动避让、预防避让、提前避让”的要求,组织转移群众4.5万人次。
6月18日开始,泸州市古蔺县遭受暴雨袭击,最大降雨量达153.8毫米。降雨过程中,监测系统充分发挥“千里眼、顺风耳”作用,为科学决策、主动应对提供了支撑,11个简易雨量报警器有效报警,责任人切实履职尽责,危险区92户361人快速撤离、成功避险。
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自系统建成以来成功预警了2014年乌拉溪乡、魁多乡和2015年踏卡乡山洪泥石流灾害,提前转移群众2000余人,成效显著。今年6月26日,该县烟袋镇毛菇厂村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12户房屋受损、公路中断,得益于县防办监测到位、预警及时,基层预案完善、处置迅速,600余名村民提前两小时全部安全撤离。(综合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