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6日电(记者吴振东 仇逸)日前,微博上流传一则“病人家属不听医生劝告,把轮椅推进核磁共振室,造成仪器损坏,需支付300万元维修费”的消息。记者从事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获悉,家属是在患者完成检查后,因心急把金属制轮椅推进了检查室,被当时仍处于待机状态的核磁共振仪迅速吸附。至6日中午,医院已完成对仪器的检测和调试,将尽快投入使用,但不会要求家属作任何赔偿。
核磁共振仪作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在高效准确诊疗的同时,也具备相当危险性,其强大磁场就像“万磁王”,会让一切金属物品“发狂”,一枚硬币进入其中都会像子弹一样飞起来,更不用说铁质轮椅、输液架和手推车了。据悉,这家医院检查室外贴有“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患者及其家属也在检查前签署了相关告知单,但最终只因一时冲动或侥幸心理,便将规矩抛在脑后。
我们都是社会人,行走社会需要遵循各行各业的规则,树立起“规则意识”,少一点我行我素、无知无畏。这些行业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公共规则。医疗就是一个高度专业的行业,安全需要医院、医生和患者共同维护。上海的这起事故就表明:缺乏对医学常识的基本了解,缺少对相关规矩、准则的尊重与恪守,将给医疗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在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公众接触高端医疗设备几率增加的背景下,将医学科学知识、诊疗规矩制度、医学保健措施和健康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向大众传播,对于减少“非理性就医”、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全民医学与健康素养,显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