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听听被西方媒体忽略的声音

2016-07-10 07:1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南海问题,听听被西方媒体忽略的声音

一档名为《解读中国之中国南海》的系列节目7月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CNC电视台和国内外多家网站播出。节目组负责人陈方告诉记者,节目以访谈形式呈现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政要使节关于南海问题的见解,这些被西方媒体忽略的见解为海外民众了解南海问题是非曲直打开了另一扇窗。

南海仲裁案“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就中菲有关南海争端提起强制仲裁。中国政府对此表明了不接受、不参与的立场。仲裁庭定于本月12日公布所谓最终裁决。

就如何看待这起仲裁案,南海系列节目中的受访者表示,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极大破坏了国际法治和地区秩序。仲裁庭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本原则和国际政治常识于不顾,强行仲裁,将进一步增加南海问题的复杂化、国际化、无序化和矛盾化。

日本前驻联合国大使谷口诚说:“事实上,即使菲律宾向国际法庭提出仲裁,如果中国方面不参与南海仲裁,那么国际法庭也不应受理。非常遗憾,菲律宾也许有美国在背后支持。”

英国知名专栏作家约翰·罗思说:“所谓仲裁,需要合作双方都有意愿参与其中,不能是一方同意而另一方却不愿意参与。这也是美国就南海仲裁案指责中国显得荒谬的地方。”

对于中国不接受、不参与和不承认南海仲裁案的立场,受访专家给予肯定和支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说,根据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中国不参与仲裁“完全合法”,“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分歧”。

美国“强力介入”有碍争端解决

多名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学者在节目中对美国强力介入南海争议表示担忧。他们认为,美国不断以军事等方式介入,使南海局势不断升级,以反对“南海军事化”之名大行“南海军事化”之实,为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增加障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现行政策和准则已经赢得很多国家理解和支持。“菲律宾领导人在南海问题的处理上出现了失误与误判,而菲律宾提起南海仲裁案也有美国的干预,可以说是菲律宾与美国合作之下共同制定的产物。”

马来西亚大学中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饶兆斌担心,美国等外部力量介入南海地区“会使事态复杂化,使局势变得更加脆弱和变幻莫测”。他说:“我们目前需要的是平静理智地完成COC(“南海行为准则”)谈判,为未来的行为设定一个框架。COC谈判并没有美国的参与,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谈判。”

中方主张“对亚洲稳定非常重要”

在处理南海争端上,中国始终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秉持最大诚意,主张通过对话与合作消弭分歧,妥善处理。

这一立场和主张受到受访政要、学者的认可和支持。瓦努阿图副总理乔·纳图曼、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秘鲁驻华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纳伊和阿富汗驻华大使贾楠·莫萨扎伊等均表示,南海问题须由当事国通过对话、谈判等和平方式解决,使局势升级并非明智之举。

卡普纳伊指出,关于南海问题,仲裁庭并非当事方,“很多细节并不知道”;而一些域外国家或是“不清楚这个区域发生的事情”,或是“以错误的方式去理解”。因此,双边对话应是“任何对话和谈判的基础”。“中国正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对话,这对亚洲的稳定非常重要。”

节目中,多名学者和政要认同中方倡导的“双轨思路”,呼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金骏远说:“原则上,‘双轨思路’是(南海问题的)正确解决之道。目前涉及的是主权问题,哪个国家拥有这片领土,只能通过当事国谈判解决。”

受访者充分肯定中国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积极努力,并认为中国作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维护者和贡献者,是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中坚力量。(综合新华社报道)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