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后发赶超”的助推器

2016-07-11 03:03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后发赶超”的助推器

今年是青藏铁路通车10周年。原本在西藏那曲县家乡放牧的洛桑赤列,瞅准青藏铁路开通后蜂拥而至的游客商机,组织105户村民成立牧业合作社。如今,这个合作社年销售收入已超过300万元,去年入股的村民每股分红1.4万元。

青藏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重点工程之一。洛桑赤列和村民们的创业史,更是西部大开发让西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缩影。

上个世纪末,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日益扩大。2000年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方针、目标和重点任务。这一发展战略覆盖重庆、四川、广西、新疆等西部12个省份,惠及西部4亿多人口。

同年,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迈出实质性步伐,青藏铁路全线开工,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重点工程陆续开工,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生态保护、科技教育和民生多个方面。

兰州大学副校长、区域经济学者高新才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从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向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为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西部大开发成为西部地区后发赶超的助推器。”

西部群众从西部大开发中得到巨大实惠。在西藏,像洛桑赤列一样积极参与旅游业的群众达32万人,其中农牧民群众近10万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西藏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2018万人次,旅游收入282亿元。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