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滴滴出行对外发布移动出行驾驶人员禁入标准,首次明确网约车驾驶人员资格审查的“负面清单”,有重大、暴力和危害公众安全的犯罪,严重治安违法、交通安全违法等三大类违法犯罪记录以及患精神病的人员,都将被一票否决、禁止进入移动出行平台。
随着专车、快车、顺风车等网约车形式给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移动出行平台驾驶员规范管理问题也备受关注。具体来看,除负案在逃人员之外,犯有绑架、抢劫、盗窃、吸毒、强奸、猥亵、故意伤害、聚众斗殴、故意杀人、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以及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交通安全违法者都属于受限行列。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提高司机、车辆准入门槛,加强实质审核是保证网约车乘客安全的第一步,关键还在于构建政府、社会、企业、个人信息共享机制,政府应该把相关信息如司机无犯罪记录、无吸毒史、车辆年检结果等提供给约车平台,为约车平台对司机、车辆进行实质审核和有效管理提供可能性。”
此前,滴滴出行平台要求司机和车主在注册滴滴账户时,需要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信息,只有三证信息全部真实有效就能成功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