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国产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的01架机在珠海实现总装下线,标志着该飞机全面进入地面联调联试阶段,为下一步首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我国“三个大飞机”之一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其总装成功下线,是继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运-20实现交付列装、C919大型客机实现总装下线之后,我国在大飞机领域研制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总装下线后,计划2016年底实现首飞。目前,AG600已获得意向订单17架。
“研制大飞机既是航空梦,也是中国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大飞机,指出加快大型飞机研制是我国‘十三五’的重点任务。作为我国‘三个大飞机’之一的AG600,就承载着这样的使命。”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耿汝光说。
从2009年9月正式启动的6年多来,项目共召开300余次适航审查会议,确认了数千个零组件制造符合性项目、数万个制造符合性检查工序,完成42个结构大部件的适航预检查和局方制造符合性检查,下发2000余份总装指令……
据介绍,AG600是我国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该机机长37米,翼展38.8米,机高12.1米,外部尺寸与波音737差不多。该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53.5吨,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时,最大航时12小时;最大航程4500公里;20秒内可一次汲水12吨,单次投水救火面积可达4000余平方米,抗浪能力不低于2米。它也是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
据统计,全机共有5万多个结构及系统零部件、近120万个标准件,98%的结构及系统零件由国内供应商提供;全机机载成品90%以上为国产产品。国内共有20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十余所高校的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参与了项目研制。
另据了解,AG600飞机在海上救援方面与船舶相比优势在于速度快,该型机速度是救捞船舶的十倍以上。该机经过加改装后,可满足执行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补给、海上缉私与安全保障、海上执法与维权等多任务需要,尤其是可为“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安全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支援与安全保障。作为我国“三个大飞机”之一,AG600背后是群年轻的设计师团队:总人数50余人,近9成是“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