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芳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免疫部党员干部
千龙网记者:徐大夫,听说您从医29年了。同事都称呼您为“冲锋一杆枪”,因为您面对困难从不退缩,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能讲述一下您赴安哥拉工作期间难忘的经历吗?
徐惠芳:今年3月,黄热病疫情在安哥拉爆发,我国百年来首次出现黄热病输入病例,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在这个紧要关头,我有幸成为国家质检总局赴安哥拉防疫10人工作组的成员,为海外华人接种疫苗。
当时正是安哥拉雨季,也是疟疾的爆发流行季节,设在安哥拉的中铁四局医院的接种点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没有温度记录本怎么办?我就告诉队员说:“我们自己画个表格吧”,这样,工作组的温度记录本就诞生了。
中铁四局医院集中收治疟疾和登革热患者,我和同事一起,每天冒着被带菌的蚊子叮咬的危险,做体检、流调、接种疫苗,忙得衣服都湿透了。
来安哥拉的第一天,我遇到一位确诊黄热病的中国同胞,为了进一步检测和留取宝贵的样本,我主动承担了为该病人进行采血的工作。由于临时搭建的病房连正常的照明都难以保障,病人必须在蚊帐里进行隔离治疗,医生只有钻进去才能完成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半点迟疑,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为病人及时采集了血液标本,也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宝贵资料。
千龙网:您觉得党员赋予了您工作的特殊意义在哪里?
徐惠芳:我觉得,在紧要关头我能冲到一线,并克服各种困难,救死扶伤,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要求。20年军旅生涯,培养了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品质。我为在安哥拉的华人接种黄热疫苗529针次,到中企劳务公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0余次,开展热带病防治知识讲座近10场。在我看来,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千龙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您如何帮助同事共同进步?
徐惠芳:“平凡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我喜欢这句话,也这样要求自己。
我根据平时的学习体会总结提炼出了“用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创新学习、学以致用”的“四学”理念,并把这个理念指导科室人员自觉主动地把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和本职工作。
另外,我提倡大家以广积小资料、勤做小笔记、常写小体会、多投小稿件、善提小建议、多挤小时间的“六小”活动,对日常工作常思常想。我还通过开展“借鸡下蛋”“引水浇地”这些既有趣味又有知识性的活动,培养了一批业务尖子, 我们医疗保健技术制高点的素质能力得到了普遍提升。
千龙网记者:您在同事眼中不仅是技术能手,也是他们的“知心大姐”,您是怎么做到的?
徐惠芳:我常说:“一个好的班子,应当是攥紧成拳,伸开成剑。”所以,我特别注重科学方法抓管理,以人为本,重心理诊疗,当好他们的“知心大姐”,才能带好团队。
2012年护士节之际,我发起成立了保健中心护士“爱心支队”,连续3年到北京郊区看望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为老人孩子开展送温暖、送爱心、送健康、送欢乐、送和谐“五送”活动。通过和同事们一起参与,我们共同筑起了爱的信念,架起了彼此之间信任的桥梁,他们开始懂我,我也更多地了解他们,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另外,通过服务他人,我践行了一名党员的职责,在实际行动中,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