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遵义会议,伟大转折

2016-09-08 12:0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720750326949430364_meitu_1

9月8日,遵义会议会址

千龙网贵州遵义9月8日讯(记者 林涛)“50年前,我就来过这里”,郑老伯说,他已经75岁了,成都人,今天再次来到遵义会议会址重温历史。

9月8日,遵义会议纪念馆一开门,门口就有很多参观者来排队领取参观票。据遵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玉新介绍,2015年,有400万人前来参观。

遵义会议会址,从外表来看,就是一栋很普通的二层小楼,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魅力?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周部长反客为主,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选一个事件来代表长征,你们觉得哪个最合适?

遵义会议,必须是唯一的选择。如果长征是一部伟大史诗,那遵义会议就是这部史诗上最璀璨的明珠。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城召开扩大会议。

具体开会的地点,是在二楼。因为内部是木质结构,为了保护文物,二楼开会的地方,已经不对外开放,在纪念馆里,有会场的实景复原。

在上一次来的时候,郑老伯有幸到过二楼,能够亲手亲眼触摸历史。

会议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作出了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创建根据地的决议,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的决议。会后,又根据敌情的变化,决定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三省广大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

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取消在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仍由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指挥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议最后指定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委托常委审查,然后发到支部讨论。遵义会议明确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指出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同时改变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周部长向记者介绍说,会议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在三天的会议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纪念馆里,所有记者们一起观看了一部精心制作的纪录片,全景式地再现了遵义会议的整个过程,现场还原了会议现场发言、讨论、争辩和胜利闭幕的场景,所有参加会议的代表都由特型演员零片酬出演。

纪录片结束的时候,背影音乐是《歌唱祖国》。“歌唱我们心爱的祖国,永远走向繁荣富强”。

在接受采访时,75岁的郑老伯的话言犹在耳——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不要忘记。只有国家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们个人才有美好生活。

遵义会议,必须铭记。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