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彝族毕摩后裔话当年:我爷爷是红军带路人

2016-09-11 10:4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当年给红军带路的彝族毕摩沙马马海。1992年逝世。

当年给红军带路的彝族毕摩沙马马海。1992年逝世。

千龙网雅安9月11日讯(记者扆妍妍)“当年就是我爷爷做红军的带路人,把他们从凉山秘密领入安顺场的。”红军带路人的后裔沙马瓦特告诉记者,“那会我爷爷27岁,是一位彝族毕摩。”

时间穿越到81年前,1935年5月12日会理会议后,毛泽东为赶在敌人追来之前渡过大渡河,决定绕过西昌直奔安顺场。他依旧声东击西,派左权和刘亚楼带领小部队进攻东面大树堡渡口,红军主力则秘密向西边安顺场挺进。这个任务难就难在“秘密”二字,如何在地势错综复杂的山间行走,在敌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安顺场,这就需要一个熟悉地形的引路人。5月22日晚,毛泽东接到刘伯承报告,已和小叶丹谈判并歃血为盟,而促成二人结盟的彝族小伙沙马马海就成为当之无愧的带路人首选。

红军长征带路人的后代沙马瓦特接受记者采访,讲述爷爷当年给红军带路的故事。

红军长征带路人的后代沙马瓦特接受记者采访,讲述爷爷当年给红军带路的故事。千龙网记者扆妍妍摄

从5月23日开始,沙马马海率领十多人护送第一批红军过彝区。他们一边给红军做向导,一边对沿途的彝民进行宣传,红军是彝族的兄弟,要让红军顺利过彝区。沙马马海带领红军抄近道、行安全路。

“他当时领了一批又一批的红军,足足八天八夜,看到红军们虽然穿得很破,但听到他们是为穷人打天下,看到他们不抛弃、不放弃有病或者有伤在身的同伴时,爷爷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是对的。”沙马瓦特告诉记者,“以前小辈们出远门时爷爷就常忆当年事,鼓励我们。当时红军那么苦那么难都能咬牙坚持,所以在遇到任何挫折或者失败后,一定要始终坚信希望就在后面。”

涨姿势: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  作者:扆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