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城雏形初显

2016-09-25 04:28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延安新城雏形初显

站在延安清凉山的贵人峁观景平台上向北眺望:一条条柏油马路纵横交错,一座座场馆拔地而起,一幢幢住宅错落挺拔,一片片树木绿意盎然……

这,就是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延安新城,现已雏形初显。

中疏外扩 平山造地 上山建城

建党百年之际奉献一个新延安

延安中心城市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沿河谷地带呈“Y”字形展开,36平方公里的狭长建成区容纳了50万人口,城景争地,交通拥堵,生活环境差,市区168处革命旧址被严重挤占或蚕食,近20万山体居民难以安居……

延安市中心的道路大多为两车道,穿行中心城区堵车已司空见惯。著名作家高建群曾指出:在这么一点平川,不要说发展经济了,人要居住下来,转个身都拥挤。

扩建新城成为延安走出城市发展困境,实现老区人民安居梦的必然出路。

2011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先后邀请了国内著名的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等方面专家70多人,召开了26次会议,进行了深入勘察、论证和实验。

最终形成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中疏外扩、上山建城”!

努力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为老区人民奉献一个圣地、生态、幸福的新延安。

新城被划分北东西三座片区

分别定位金融休闲红色圣地

据延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新区沿老城拓展和延伸,新老城区通过商业街区、快速干道、自动扶梯、山体公园等形式紧密相连,新区、老城区、经济开发区相互依托、功能互补、一体发展。

新城确定了3个片区,规划控制面积78平方公里,平山造地后可建设用地约4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0万。新城北区位于清凉山北部,群山环绕,面向延河,眺望宝塔,控制面积3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4平方公里,人口20万,以发展金融商贸、高新产业、公共服务等为主;新城东区位于宝塔山东南,规划建设用地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以发展体育、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西区位于凤凰山西侧,规划建设用地3平方公里,人口2万,以展示红色文化为主。

首先启动实施的是北区建设,规划注重了功能、产业、民生、生态、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体现绿色、环保、节能、宜居、宜业、宜游的理念。注重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和清洁能源的利用;注重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综合管廊和公益事业建设;注重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城市产业培育,增强城市发展后续动力;努力将延安新城建成一座国际领先、西部一流的现代生态新城。

经受百年不遇强降雨考验

成黄土高原城镇化新标杆

新城建设把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先建挖方区,填方区先绿化,待沉降稳定后建设”的原则。

该负责人解释:“削峁填沟获得的平地,在原来峁的地上建建筑,原沟壑地带先绿化,待沉降稳定后再建设,防止黄土湿陷的危险。”

据介绍,2013年,延安遭遇百年一遇强降雨,老城区很多房屋倒塌,而新区却经受住了考验,安然无恙。此后,专家组对北区一期岩土工程进行了中期评估,结论是:已完成的岩土工程质量总体可控,填方区的黄土湿陷性已消除。

著名黄土专家、中科院院士周卫健、安芷生考察新区后认为:填沟造地和削峁建塬可作为黄土高原墚峁区生态治理和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向。

目前,杨家岭、尹家沟等20多条新老城连接线和城市主干道及配套设施已建成;小学、初中、高中3所学校已投入使用;市民服务中心、新区幼儿园即将投入使用;延安市中医院迁建项目已完成主体,桥儿沟中国革命艺术家博物院、中国石油博物馆及四个连接新老城商业步行街等项目全面启动;新区范围内的7000余户两万多人的征地拆迁工作按期顺利完成;3万多套的棚户区改造、灾后重建、廉租房、商品房建设将于2016年年底前全部交付使用;绿地公园、道路绿化、场平区一万余亩的植被恢复工程有序推进。

行走在新城北区,子长路、志丹路、人民路、北京路、上海路、瑞金街、中山街、遵义大街、嘉兴大街纵横交错,红色印记凸显着延安新城的历史底蕴。

眼前,一座现代新城,正向着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目标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