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友评价张学良:多疑好杀 遇困难就撤

2016-10-09 09:29 光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挚友评价张学良:多疑好杀 遇困难就撤

本文摘自:《辽宁日报》2009年12月18日第C10版,作者:佚名,原题:《受张家恩为什么造张家反?》

张氏父子直到此时仍没有洞察郭松龄起兵的真正用心。

其实,郭松龄的反意蓄谋已久。郭松龄属于志大谋深、不甘居于人下之人。虽然张学良给了他充分的信任和充分的权利,他从心底感谢张学良,但对张学良仅凭父荫、小小年纪就当上统兵主帅是很不服气的,尤其是对张学良了解越多,这种不屑也就越深。1925年11月30日,也就是反奉的第九天,郭松龄在给张学良的信中,将多年来对张学良的不满和怒气一股脑地发泄出来:

“我公(张学良)为人多疑好杀……公明知龄(指郭)与韩(韩麟春)不能相容,而此次出兵,又复使伊(指韩)与龄并列,更委于珍为副军团长,使龄受其节制。公(张学良)乃诿为主帅(指张作霖)意旨,事前不知,此语谁相信耶?……而龄所保荐部下之不信任,龄所陈述政见之不采纳,犹其余事耳,此应请公反省者一也……嗣与李景林榆关血战,我公父子始得保持地位,至于今日。我公父子对李景林及松龄之信用,果何如耶?此应请公反省者二也。……去年榆关战役子弹缺乏时,我公复欲支身后去,经婉劝始止。公乃自云”不忍舍弃将士“,证以前事,龄实未敢深信。此愿我公反省者三也。”

至于张作霖,郭松龄更是早有不满。他看不上张作霖的治军手段,看不上张作霖身边的人。不满于张作霖穷兵黩武,为自己的欲望用兵关内,而不管百姓死活。更不满于张作霖与日本人的狗扯羊皮。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郭松龄率奉军的主力浴血奋战,居功至伟。但在战后论功行赏时,张作霖任命杨宇霆为江苏督军,姜登选为安徽督军,郭松龄却没得到什么实惠。此事引起郭松龄的极大不满,多年的积怨都涌上心头,开始瞒着张学良秘密筹划起兵反奉。

郭松龄起兵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真的像他自己所强调的那样是“伐不义”,或者是推举张学良主政吗?他个人就没有什么想法或者说是野心吗?

日本医生守田带着张学良的信来见郭松龄,郭向守田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此次举兵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现在再不能中止。我已经42岁,这样的病躯,也许活不了多久了。如果张上将军(张作霖)痛改前非而下台的话,请学良到日本去留学三四年,自己的经纶抱负实现一部分之后,就将位置让给张学良君,自己愿意下野,静度闲云野鹤的余生,这不是假的,是真的。为此,可请吉田总领事,白川司令官等做保人。”由此可见,郭是急于实现自己的抱负而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推翻张作霖的统治,自己掌权。至于三四年后“将位置让给张学良君”的许诺,恐怕也只有小孩子能相信了。

张作霖为什么剁了郭松龄双脚

多年来,郭松龄一直掌握着奉军的精锐部队。起兵前,郭松龄手中更是握有奉军中的绝对主力。所以,郭松龄一反,张作霖犹闻晴天霹雳,惊得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如果不是后来得到日本人的支持,逆转了形势,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郭松龄反奉,对张作霖和奉系集团是个沉重的打击,在张作霖的个人生涯中也是一次巨大的挫败。在奉系集团内部,虽然有过像汤玉麟、张景惠、杨宇霆那样身居要职的人反对过他,但最后都有惊无险,平安地渡过危机,反而被他利用,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使奉系内部更多的人死心塌地地跟从他打天下。但郭松龄的反叛,事情就不这么简单了。因为在奉系所有人的眼中,郭松龄就等同于张学良,谁都知道张作霖对郭松龄恩重如山,郭松龄唯老张家是从。现在最恩宠、最信任的人反了,等于在张作霖心中剜了狠狠的一刀,让他在所在人面前都觉得抬不起头。

在处理郭松龄反奉兵败的善后会议上,张作霖仍恨恨不休地大骂张学良和郭松龄:“我姓张的用人,向来一秉大公,赏罚分明,并不是我自己养出来的都是好的。小六子(张学良)这个损种上了郭鬼子的贼船……我姓张的向来一秉大公,李景林、张效坤(张宗昌)、许兰洲这些人都是外来的,和我素无瓜葛;还有于孝侯(于学忠)是吴子玉(吴佩孚)的外甥,谁不知道我和曹吴对头多年,可是我对他外甥是重用的。郭鬼子这个鳖羔子,到沈阳来,打个行李卷,只有两个茶碗还有一个没把的。小六子说他是个人才,能吃苦耐劳,我一次就给他两千块大洋,给他安家。那时候他感激的把他妈给我当老婆他都愿意。他自以为有功,在座的谁不比他资格老?汤二哥和我穿一条裤子,出生入死,现在和郭鬼子拉平辈。小六子上了贼船,郭鬼子教他学李世民……”张作霖一生崇信关羽,讲究忠义,对所谓的离经叛道、忘恩负义深恶痛绝。所以,事后不但将郭松龄处决,还把他剁去双脚,在小河沿曝尸三日,并将其惨象拍成照片分发东三省全境。

张氏父子是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郭松龄是一个治军严谨、能征惯战的帅才。郭松龄和张学良之间本可以造就历史上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人生传奇,张作霖与郭松龄也同样可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伯乐和千里马。可是这一切都因为郭松龄的武装反奉,变成了不可能,历史到此也只能画上一个模糊的删节号,留待人们去回味,去猜想。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