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胡杨金色正浓。这里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胡杨有灵气,今年就黄得比往年晚,正是在等待一桩航天盛事。”他们说的,正是今天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这是神舟飞船的第11次出发,载人飞行的第6次出发。
不到6时,夜色还未散去,位于戈壁中的发射场上空,一轮皓月,繁星点点。不远处,湖蓝色的发射塔架中,依偎着乳白色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它的怀抱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整装待发。
“30分钟准备!”7时许,天色破晓,发射场上空传来了零号指挥员的口令。晨光下,发射塔架由上至下徐徐打开回转平台,由火箭托举着的神舟十一号飞船离开塔架的怀抱,缓缓露出真容。
“一分钟准备!”伴随着急促的口令,现场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发射进入读秒阶段,距离发射塔架1.5公里处,静候着火箭发射的记者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
“5、4、3、2、1,点火!”“起飞!”霎时间,大团烈焰喷涌而出,托举着船箭组合体拔地而起。尾焰灼灼,伴随着巨大的呼啸,轰然划过苍穹。如同千军万马疾驰而去,直入云霄,很快便绝尘无踪。人们望着火箭划破天空时留下的大朵“白云”,有些留恋,又在心中默默为航天英雄祝福。
此时,在距离地面393公里的轨道上,9月15日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等候着与神舟十一号飞船“牵手”。
本报特派记者 孙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