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小故事】智取遵义

2016-10-19 13:4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红军先头部队渡过乌江后,立即扑向遵义。

1935年1月6日下午,红1军团2师6团在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指挥下,冒雨西进,占领了距离遵义城20公里的黔军外围据点——桑木桠,黔军稍作抵抗就全线崩溃,红军抓了200多个俘虏。

红军从俘虏中找了1个连长、1个排长和十几个出身贫寒的士兵,向他们交代红军的政策,询问遵义城守军的情况。那名连长在红军的感召下,把遵义城的工事、兵力,一一讲了,还画了一幅草图。

摸清了遵义城黔军的底细,为了减少损失,红军决定化装成黔军,利用俘虏去诈城,打个便宜仗,智取遵义。

夜9点钟左右,红6团1营营长曾宝堂带着3连、团直属侦察排及全团二三十个司号员,化装成黔军,并由十几个经过教育的黔军俘虏带路,冒雨向遵义城进发。其余部队后续跟进,准备诈城不成,实行强攻,迅速夺取遵义。

当时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路滑得像泼上了油。队列里不时地响起“噗通”“啪唧”的声音,差不多每个人都摔过几跤。摔一跤后,就成了泥人。有的草鞋被烂泥拔住,想拣起来,可那鞋就像用胶粘在地上似的,怎么拽也拽不出来。扔了吧,真舍不得;拣吧,就要耽搁老半天,影响大队人马前进的速度。于是很多人干脆赤着脚、踏着碎石、烂泥、荆棘,继续前进。

急行军两个多小时以后,大雨停了。透过夜幕,遵义城楼的灯光依稀可见。靠近再一看,只见城门紧闭,黔军哨兵在城墙上巡逻,悠闲自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似的。

化妆成黔军的红军故意制造了一种兵慌马乱的气氛,急匆匆地跑到城下,要求迅速打开城门,放进去。

在城墙上巡逻的黔军哨兵被这突如其来的叫喊声,惊呆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气势汹汹地叫嚷:“干什么的?”随之而来的是枪栓呱啦呱啦地乱响一阵。

“自己人!”俘虏用贵州话从容地回答。

“哪一部分的?”城楼上又问。

黔军俘虏连长按着红军事先给他安排的内容,悲悲戚戚地回答:“我们是外围营的,今天叫‘共匪’包围了,庄子丢了,营长也打死了,我是一连连长,领着一部分弟兄好歹逃了出来。现在‘共匪’还在追我们,请快开城门,救救我们!”

“你们营长叫什么名子?”敌人还想考问一下。

俘虏连长毫不迟疑地答上了。城楼上沉闷了一会。为了不让他们缜密地思考,红军战士乱嘈嘈地喊:“快开门哪!”“‘共匪’马上就追上来啦!……。”

“吵吵什么!”一个口气很冲的家伙朝红军大喝一声,听口气,估计是个当官的。红军只好“服从”,都不吭声。

突然从城楼上射下来几道手电光,在红军身上照来照去,仿佛要照出可疑的东西来。当守城的黔军确实这些戴大盖帽的是“自己人”的时候,才说:“等着,别吵,这就给你们开门!”

“哗啦”一声,城门卸下了门闩。随着“吱、吱”的两声,又高又厚的城门敞开了。守城黔军恐慌地问红军侦察排的战士:“怎么‘共匪’已经过乌江啦?来得好快呀!”

“是啊!,现在已经进了遵义城!”侦察排的战士把枪口指着那两个黔军士兵的太阳穴,严厉地说:“告诉你们,我们就是红军!”

那两个黔军士兵吓得“啊!”了一声,就像面条一样瘫在地上了。

红军战士一下子涌进城去,割了电线,收拾了城楼上的敌人。二三十个司号员一齐吹起了冲锋号,后续部队像风一样向街里冲进去。

霎时,遵义城热闹起来了,激昂嘹亮的军号声中夹杂着惊心动魄的枪声;英勇杀敌的呼喊混合着敌人的哭叫。大多数黔军还没有来得及穿衣服就当了俘虏,只有少数黔军狼狈不堪地从北门逃窜了。

1月7日早晨,遵义宣告解放。

1935年1月15——17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召开,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此以后,红军转败为胜,转危为安。

责任编辑:包萌(QN0017)  作者: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