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小故事】茅台传说

2016-10-19 13:5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0图片1

茅台镇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

1935年2月28日,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占领遵义。 3月2日,蒋介石飞抵重庆“督剿”,统率各路军队向遵义一带合围。

为进一步调动敌人,打乱敌人部署,寻求新的战机,中央红军再次转兵西进。3月15日,红军各军团向鲁班场疾进,敌我双方激战一天,红军伤亡巨大。3月16日凌晨撤出战斗,分三路向仁怀以北的茅台进发。

3月16日凌晨,红一军团教导营袭占茅台镇,下午3时左右,军团主力进抵茅台。此时,工兵连紧急进行浮桥架设,三渡赤水又在赤水河上展开……

红军刚来到在茅台,酒厂和作坊的门都关着。镇上老百姓因受敌欺骗、威胁都跑光了。红军从门缝往里看,见有一些很大的木桶和成排的水缸。酒香扑鼻而来,熏人欲醉。

有几个战士在镇里找水并要提水做饭,无意中发现了存放茅台酒的酒窖,打开酒窖的盖子,闻得酒得四溢,芬芳扑鼻,便好奇地用茶缸子打出一缸喝了一口,真是清醇甘美,可是他们知道红军纪律是不准行军中喝酒的,怕喝醉了误事,遂将酒倒回了窖。

这时有个战士想到白酒能舒筋活络,连日行军打仗两条腿都跑得酸疼麻木,睡觉前用白酒擦擦腿脚,明天行军肯定轻松很多,便舀起一茶缸带回班里,大家用手指沾茅台酒揉搓小腿、脚板,热乎乎的挺舒服,一个班的人一茶缸子酒怎么够呢,他们又拿脸盆去装酒。

消息不胫而走。红三军团教导营政治委员李志民的警卫员不知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也悄悄打了半脸盆茅台酒来给首长泡脚。李志民追问他:“酒哪里来的?”

警卫员就照实说了。“这样不好,违犯群众纪律!”首长大声说道。警卫员有些满不在乎地争辩:“酒窖到处有,兄弟部队早用这个办法泡脚了,你还批评我!”

李志民看酒已经打来了,而且盛在脸盆里(当时脸盆有三用:洗脸、洗脚还盛饭菜),再倒回去反把酒窖弄脏了,只好写张条子叫警卫员拿给供给处,请他们明天留几块银元给酒坊老板作为赔偿。接着,便按警卫员教的办法,先泡泡脚,再边泡边按摩揉搓。果然,这一夜脚暖烘烘的,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走起路来轻轻松松舒服极了。

为了保护百姓的利益,红军政治部在酿造茅台酒的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门口贴出布告,宣布给予保护,不让进入。于是,一些商店主动开门营业。嗨,果真是酒多!商店摆满了一缸缸的茅台酒,还有许多酿造茅台洒的作坊和厂家。有些酒店前门卖酒,后面就是酿酒的工场。大伙可乐坏了,这简直就是“酒城”啊!

后勤供应部门和店主办好购买手续,把酒抬来了。军情紧急,大家也不敢多饮用,况且茅台酒性浓烈(有的喝过四五口就开始头发昏)。会喝酒品尝两口儿,不会喝的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因风寒而引起泻肚子的战士,喝了酒也痊愈了。有的同志打趣说,要不是长征来到这里,这辈子哪能喝上茅台酒呢!如果单凭这点,还得好好“谢谢”蒋介石呢。

红军在茅台三渡赤水,又回到了赤水河的东边,甩开敌人的围追堵截,并给敌人造成准备北上四川的假象。

责任编辑:王丹(QJ0014)  作者:宋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