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小故事】十二个铜板一个梨

2016-10-19 13:5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2图片1

谢飞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把国民党重兵甩在了赤水河的西岸地区,迅速南进。

为了渡过金沙江,彻底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红军佯攻贵阳,逼近昆明,最终把云南的敌人调出来了,而红军则迅猛向云南西北前进,直逼金沙江。

故事就发生在红军逼近昆明期间。

1935年4月24日,中央红军进入云南省。一部进占昆明东北40 公里的杨林镇,威逼昆明,迫使敌军迅速向昆明集中。红军乘滇北和金沙江两岸敌人兵力空虚之机,分为三个纵队向西北疾进,准备北渡金沙江。干部休养连也随军来到云南边境的一个小山村。

这里,春色宜人,但气候不宜人。太阳暴晒着,天气热得躁人。

一天黄昏,干部休养连来到云南边境一个小村落。各个班走进事先号好的房子,驻扎下来。暑气未退的村子,显得冷冷清清,人都跑光了,几声稀稀落落的狗吠显得苍白无力。原来当地群众因受国民党民团的欺骗和威胁,全都逃进了山中。

谢飞、钟月林、刘彩香三个女红军,搀扶着发高烧的吴富莲走进一间低矮的屋子。屋内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谢飞等人进屋后,立即找到稻草铺成地铺。然后,谢飞对吴富莲说:“来,你先躺下休息,我去烧水。”她一边说,一边亲切地扶着吴富莲躺在地铺上。主人的床铺空在那里,没有人睡,因为红军规定不能随便睡房东的床铺。

谢飞走到厨房灶前,想用稻草烧点水给战友们喝,同时烫烫脚。干部休养连的女同志每到一地住下来,首先得烧一盆热水洗脚。走了一天,脚肿腿胀,血液都聚集在下肢,需要用热水烫烫,舒散舒散,否则第二天起来,下肢像木棍一样,梆硬干涩,走不得路。

谢飞弯下身子扯着身后的稻草,往灶膛里添。灶膛里的火熊熊燃烧,一捆稻草烧光了,她又去扯另一捆,使劲一抽,咕噜咕噜,从稻草下滚出几个梨。哟,稻草堆里还有“宝”哩。她走了过去,拽起一捆稻草,露出一个箩筐。

“呀!一筐梨!"谢飞惊喜地叫嚷起来。

刘彩香、钟月林也闻声来到到厨房。“这么多梨!”刘彩香高兴地说。对于整日行军,口干舌燥的她来说,这真是意想不到的事。“这梨真香,真大!”钟月林也感叹地说。

她们急行军一天,又饥又渴。这筐黄橙橙的大梨,发出诱人的香味。要是能吃上一个梨,该多好啊!但红军的宗旨,铁的纪律,使她们清醒地认识到:老百姓的东西,一点都不能动。

梨虽可口,纪律更重要。倘若主人在家,还可以与主人商量,用钱买个梨,充饥解渴。可现在主人不在家,这些梨无论如何不能动它。她们又把稻草盖回到梨筐上。谢飞去烧水,刘彩香、钟月林准备回吴富莲身边照顾她。

“哎哟……”吴富莲病痛的呻吟声从屋内传出来。

吴富莲发着高烧,的确病得不轻,否则是不会轻易发出呻吟声的。一路上她又饥又渴,嘴烧得干裂、 发泡,如果能给她一个梨子吃,无疑对减轻她的病情大有好处。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个梨子就是一剂“妙药”。

“给吴富莲一个梨子吧!”刘彩香向谢飞和钟月林请求道。

“不行!这是群众的梨,不经过主人,不能随便吃。这是红军的纪律!”谢飞一口拒绝。

“这……”刘彩香不知说什么好。

“哎哟……”屋里又传出吴富莲痛苦的呻吟声。

“这样吧,我们用钱买梨,这不违反纪律。”钟月林急中生智。

“那主人不在,我们怎么向他买呢?”谢飞心想钟月林的办法虽好,但红军的纪律总不能违反啊!

她们三人经过反复商量、最后还是决定用钱买。

“一个梨值多少钱?”谢飞问道。

“我不知道。"刘彩香回答。

“那就多给些钱,不让主人吃亏。”谢飞自言自语地说,“一个梨子给它12个铜板。”其实,一个梨子以当时当地的物价计算,不需要12个铜板。但红军战士为了不让老百姓吃亏,多给钱,这不难理解。

由于谢飞上过学,有文化,战友们对她很尊重。现在她提出多给主人钱,刘彩香和钟月林觉得在理。但钱放在梨筐里,主人如果不数梨,就不知是怎么回事。于是,有文化的谢飞写下一张纸条:

“老乡,我们是工农红军,路过此地,住在你家。我们有个病号正在发高烧,买了你一个梨,现留下12个铜板。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对不起,请原谅!”

她们把钱和纸条放在梨筐里,再盖上稻草。然后, 谢飞烧开水。钟月林、刘彩香把梨切成一片一片,喂给吴富莲吃。水烧开了,谢飞她们三人喝了一点,就忍着饥饿睡觉。闻着诱人的梨香,她们进入了梦乡……

吴富莲喝了开水,又吃了一个梨,睡过一觉,烧退下来了。

大家很高兴,一大早起来,收拾好屋里屋外,就赶路去了。

红军走后,房东夫妇回到家,见屋子里和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觉得奇怪,认定有人来过。他各处仔细检查,东西没少,床铺也没动。主妇来到厨房拿稻草烧饭,才发现稻草盖着的梨筐里有纸条和铜板。房东夫妇不识字,就拿纸条去找识字的人看。经识字的人解说, 才知道12个铜板是红军为买一个梨子给病号吃留下的。房东夫妇以及听说了这件事的人,都为红军严明的纪律所感动。

“红军真好!和国民党军队不一样。”房东悄悄地对熟人说。12个铜板买一个梨子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开了。当地人再不信国民党民团的欺骗宣传。

有的说:“下次红军来,我再也不走了。”

有的说:“红军什么样子,我想看看。”

“红军有文化,纸条上的字写得多清秀。”有文化的人称赞说。

责任编辑:王丹(QJ0014)  作者:宋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