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小故事】彝海结盟

2016-10-19 14:0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彝海图片1

彝海

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经过会理,向北进入彝族聚居的山区,准备北上渡过大渡河。

1935年5月19日,红1师1团组成先头部队,中革军委任命刘伯承为红军先遣队司令员、聂荣臻任先遣队政委、肖华为先遣队群众工作队队长。

5月21日,红军先遣队到达彝区边上的大桥镇,这里距离冕宁县城十几里。经过调查研究,红军找好了向导和通司(翻译)。5月22日,红军先遣队进入彝区。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长期对彝族人民的残酷压迫,民族隔阂较深。彝人被逼上山,只好靠在山上放羊和种点玉米、小米来糊口。他们穷得大多数男人只有一件破烂不堪的斗篷,妇女只有—、两身破衣服,孩子们则什么也不穿。在他们眼里,当兵的个个都是土匪。

所以,进入彝区后,红军受到不明真相的彝族人的阻挡。在牯麻子村,几百名彝人手持棍棒、枪支、石块、长矛和弓箭,不让肖华率领的群众工作队靠近。红军工兵连先是被彝人包围,后来被迫退回出发地,设备也给没收了。

果基小叶丹是彝海彝族的一个家支的头人。红军要从果基家支的领地通过,需要得到他的同意,否则打起来很麻烦。如果在彝区再耽误两三天,国民党军队就会赶到大渡河布防了。

经过通司联系,红军群众工作队队长肖华同果基支头人果基小叶丹的四叔果基约达经过交谈,说明红军是为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此来并不打扰彝人同胞,只是借路北上。并根据彝人十分重义气的特点,又告诉他,刘司令愿与彝族头人结为兄弟。

彝海位于冕宁县以北的山中,海拔2000多米,是个高山淡水湖,呈元宝形,四周山峦环抱,林木葱茏。

小叶丹是“果基”家的领袖,他欣然答应与红军结盟。

肖华报告刘伯承、聂荣臻后,刘伯承立刻骑马来到彝海边。

就见小叶丹带着十来个随从,骑着一匹黑骡子来了。小叶丹长得身材高大,十分英俊,看样子就是个好骑手。

果基小叶丹见了刘伯承,便要摘帽子行磕头礼。刘伯承急忙上前扶住说:

“大哥不要这样。”

果基小叶丹问:“你是刘司令?”

刘伯承答:“我是司令。”

果基小叶丹接着说:“我是小叶丹,我们大家讲和不打了。”

刘伯承告诉果基小叶丹,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为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共产党实行汉彝平等,同彝族是一家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要团结起来去打国民党军阀,以后红军回来,大家过好生活。

这样,很顺利地达成了协议。果基小叶丹叫人找来一只公鸡,但没有酒和酒杯。刘伯承便从警卫员皮带上解下两个瓷盅,叫警卫员舀来彝海的水,以水代酒。

将鸡血滴入两个瓷盅后,小叶丹要刘伯承先喝。按照彝人风俗,先喝者为大哥,兄弟就应该服从大哥。

刘伯承高高地端起瓷盅,大声地发出誓言:”上有天,下有地,今天我同果基小时丹在彝海子边结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说完后一口喝下“血酒”。

果基小叶丹也端起瓷盅大声说:“我小叶丹同刘司令结为兄弟,愿同生死,如不守约,同这鸡一样地死去”。说完后也一口喝干。

刘伯承当众将自己随身带的左轮手枪和几支步枪送给了果基小时丹。果基小时丹也将自己骑的黑骡子送给了刘伯承。

傍晚,红军先遣部队仍然返回大桥镇宿营。刘伯承邀请果基小时丹叔侄一同到大桥镇,设宴祝贺结盟。刘伯承代表红军,将一面书写着“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红旗,授给果基小叶丹。

第二天,小叶丹带着一队随从护送红军先遣部队,通过彝海向北前进,出了彝区。红军后续部队也沿着“彝海结盟”这条友谊之路,经过七天七夜,胜利地通过了国民党估计无法通过的彝区。

“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光彩的一笔。从此,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彝海歃血为盟的故事。

责任编辑:王丹(QJ0014)  作者: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