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五军领导1935年7月合影于长征途中。前排左起:吴焕先、郭述申、徐海东、戴季英、赵凌波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两千多将士在中共鄂豫皖省委和政委吴焕先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告别乡亲,奉命由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开始长征。
红25军的战士大多比较年轻,有许多十几岁的小战士。程玉林是军部司号长,他率领的号兵班就是由“红小鬼”组成。
11月25日晚,红25军在打垮了尾随的国民党“追剿队”后,继续西进,打算向西进入河南西部的伏牛山区,甩开敌人的围追。这天夜里气温骤降,北风呼啸,雨雪交加,部队在风雪中连续急行军。
11月26日下午,红25军到达伏牛山通道独树镇附近时,雪更大了,天地间一片灰蒙蒙,几步之外什么也看不清。战士们身上裹着冰冷湿透的单衣,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颤。饥饿、疲劳、寒冷一起袭来,战士们咬紧牙关坚持着,艰难地向前移动着。大家心里有个愿望:过了公路,就能休息一下,弄点东西填填肚子了!
突然,前方爆发一阵激烈的枪声。“敌人,碰上敌人了!”队伍猛地停住了。
原来国民党庞炳勋的40军5旅的一个骑兵团已先到公路边设下埋伏,突然向队伍发动袭击。因雨雪,天气阴暗,能见度差,红军先头部队发现敌人较迟,加上战士们极度疲劳,冻僵的手指怎么也拉不开枪栓,只得被迫后撤。加上地处旷郊野外,无所依托,地形十分不利,队伍一时出现慌乱,敌人趁机猛攻,并从两翼包围上来,形势十分危急!
危机时刻,红25军政委吴焕先从后面跑步赶到队伍前沿,他大声疾呼:“同志们,就地卧倒,坚决顶住敌人,决不能后退!”小号兵小丁紧随吴政委跑到前沿阵地,并在吴政委的指挥下趴在泥泞地上,利用地形勇抗击敌人,同时随时准备发出冲锋的号角。
政委吴焕先从身上抽出手枪,又从一名战士的身上抽出一把大刀,在空中挥舞着,高声喊道:同志们,现在是生死存亡关头,决不能后退!共产党员跟我来!随着喊声,他带领部队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
小丁听到吴政委的命令,立即从地上跃起来,用冻僵的小手拿起军号用力地吹响了冲锋的号角。战士们听到吴政委的命令,听到号声,纷纷跃身起来,拿着枪和大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搏斗。
突然,敌人的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了小丁的胸膛,鲜血染红了他的胸膛,小丁手握军号倒在阵地上。另一名小号手小董立即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昂首挺胸,重新屹立在前沿阵地上,勇敢坚定地吹起了号角。突然,敌人的又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了小董的头部,小董也倒在了阵地上。紧接着,又有一位小号手跃起身来冲上去吹起了号角。
伴随着嘹亮的号角,吴焕先政委身先士卒,战士们热血沸腾,勇气倍增,端着刺刀,挥舞大刀,迎着敌人的火力,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和敌人肉搏。战士们有的刺刀折断了,就用枪托砸;有的武器坏了,就抱住敌人扭打。敌人完全被红军的英勇镇住了。红军终于把敌人火力压制住了,成功打开了一个缺口突围。红军趁着黑暗,冒着风雨,在地下党员的带领下,深入到了伏牛山中,甩开了敌人的围追。
整个战斗中,小号手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无所畏惧地屹立在前沿阵地,以号声传达传达首长的命令,鼓舞战士们奋勇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