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公益”幌子从事保险业务 网络互助平台被严查

2016-11-04 14:4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误导宣传 网络互助被严查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蒲长廷)  《法制晚报》记者了解到,近些年来,网络上出现很多“互助”、“联盟”等形式的互助保障服务计划。但由于存在赔付难以兑现、风控不健全等风险,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昨日(3日),保监会表示,部分平台存在误导宣传、向社会公众承诺责任保障等突出问题,将于近期对部分整改不到位的网络互助平台开展现场检查。堵违规承诺给付责任的互助平台后路,不仅将取缔违规平台、问责平台负责人,还将限制平台投资人进入保险领域投资。

打“公益”幌子非法从事保险业务 将坚决查处

加入门槛低,“保费”又比真正的保险少太多,网络互助平台诱惑的确不小。以某平台的一款中青年抗癌计划为例,年龄18周岁至50周岁之间、身体健康的人都可以加入,预存9元,如果有会员患癌,其他会员均摊,会员数量越多,分摊金额越低,单次不超过3元。

保监会表示,部分网络互助平台风控措施不完善,容易诱发金融风险。网络互助平台并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及相应风险控制能力,其资金风险、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难以管控。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平台自身并不承担给付责任,无法保证兑现承诺赔付的金额。同时消费者还可能面临个人隐私泄露、纠纷争议难以解决等风险。

此外,保监会表示,对于定位为公益慈善组织的互助平台,应主动明确告知捐助者“捐助是单向的赠与行为,不能预期获得确定的风险保障回报”。对于打着“公益”幌子,实际上非法从事金融保险业务,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一旦发现,将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误导宣传、承诺责任保障 多家平台被约谈

保监会指出,部分网络互助平台以“互助共济”的名义,公开承诺责任保障,公开宣称足额赔付和提取准备金,向公众收取费用并积累资金。更有甚者还将互助计划与保险产品进行挂钩和比较,发布误导或虚假宣传,有的甚至还宣称有上百万会员。上述行为已涉嫌向社会公众“承诺赔偿给付责任”。

保监会方面对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负责人进行了重点约谈并通报监管意见后,仍有部分平台存在误导宣传、向社会公众承诺责任保障等突出问题,近期对部分整改不到位的网络互助平台开展现场检查。

据《法制晚报》记者了解,从去年至今,对于网络互助平台保监会已经多次表态,不仅下发风险提示,还直接点名互助平台。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家互助平台停止运行。其中,车点点互助平台公告,于10月10日起停止运行,会员全部支付金额将15个工作日原路返还,发生的23起互助事件,费用由车点点互助平台承担。AABang互助也于10月20日停止服务,并明确是应监管要求。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