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全国CPI涨幅重回“2”时代

2016-11-10 03:28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10月全国CPI涨幅重回“2”时代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时隔5个月涨幅重回“2”时代,环比微降0.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从环比看,10月CPI下降主要受食品价格下行影响。由于鲜活食品市场供应充足,蛋、猪肉、水产品、鲜果和鲜菜价格环比均有所下降,合计影响CPI下降0.18个百分点,其中蛋价格降幅4%。

据农业部监测,10月下旬,蔬菜均价略有下跌,水果均价小幅下跌。其中菜花和洋白菜价格跌幅较大,环比分别跌8.3%和7.3%;胡萝卜和西葫芦环比持平;油菜环比略有上涨。重点监测的7种水果周均价每公斤4.85元,环比跌2.6%。其中富士苹果、香蕉、菠萝和巨峰葡萄周均价环比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西瓜价格则上涨4.8%。

此外,国内部分能源产品价格回升,居民用煤、液化石油气、柴油、汽油价格环比有所上涨;部分服务价格继续上涨,医疗服务、衣着加工服务费、家庭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8%、0.3%和0.2%。

从同比看,10月份CPI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对比基数相对偏低。”余秋梅介绍,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涨幅较大,鲜果、水产品和猪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5%和4.8%,蛋价下降2.4%。非食品中,课外教育、医疗服务、物业管理费价格同比涨幅均有所扩大。

同期发布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显示,PPI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2%。据统计,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涨幅较大,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环比也略有上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则由降转升,是带动PPI上涨的主要因素。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