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连续19天污染启动单双号限行

2016-11-20 02:07 京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兰州连续19天污染启动单双号限行

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9日上午通报,自10月31日至11月19日,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已连续19天污染,按照《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从11月20日零时起在中心主城区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

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介绍,此次空气污染颗粒物源解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冬季PM10、PM2.5主要来源从高到低依次均为城市扬尘、煤烟尘和机动车尘,其中机动车尘及其产生的二次硝酸盐占到PM10、PM2.5总量的18.0%和24.2%。

目前兰州市已持续开展扬尘和居民小火炉集中整治工作,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表示,但机动车燃油燃烧造成的尾气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成为近期NO2和PM2.5连续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兰州市气象局预测,近期兰州市将继续静稳、逆温,除18日晚至20日期间受外来沙尘天气影响外,地面风速小、逆温层厚,污染物不易水平扩散和垂直对流,各类持续产生的低空大气污染物不断在近地面累积,并随下沉气流不断浓缩,极易造成重度以上污染天气。

兰州市政府决定自11月20日零时起,实行机动车单双号24小时限行措施,限行期间,市区公交车辆免费乘坐,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和出租车不在限行之列,直到兰州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指令解除橙色(Ⅱ级)预警后,恢复原尾号限行措施。

兰州市位于黄河河谷地带,受地理因素影响,冬季污染严重。环保部门测算,尾气污染是兰州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兰州市多项市政建设项目施工、汽车保有量大,堵车和尾气污染日益严重。据测算,兰州市道路交通密度高达每公里628辆,是香港、深圳的两倍以上。

媒体观察

预案有时沦为一纸空文

连日来,山西太原持续出现重污染天气,AQI指数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一路领先”。环保部18日通报称,在此次重污染天气应对中,太原未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在环保部督查组的敦促下才发布黄色预警。“环保部点名批评太原”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社会舆论普遍关注。

事实上,包括太原市在内的一些地方,面对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不及时、不主动的问题并非个案。此前每有重污染来袭都有群众质疑:为何雾霾这么严重,政府还迟迟不发预警?记者注意到,当地即便发布预警,也并非第一时间放在政府官网等即时平台,公众往往要到次日才能通过纸媒获知预警信息。

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是基于当前我国异常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提出的,旨在提前预警、及时响应,避免重污染天气的持续恶化,加强对公众健康的防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各地均制定了专门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这些预案看起来相当完善,有时却在重污染天气到来时沦为一纸空文。正所谓重度雾霾之中,机器照响,工地照开,污染照排,应急机制停在“纸头”而未落到手头。这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缺乏法治思维,不依法依规办事。

预警发布滞后,也凸显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能力不足。一些地方应急机制各环节的工作流程不够细化、具体,缺乏操作性;一些地方的政府预案与部门专项实施方案、企业具体操作方案缺乏衔接,相互支撑不够;一些地方缺乏对重污染天气进行预测研判的技术力量,难以改变被动响应的局面。政府在防治重污染天气中担负着主导职责,应该不断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完善预警应急体系。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