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国家最高科技奖盘点 医疗军工航天成大赢家

2017-01-09 13:35 千龙网

来源标题:医疗军工航天成大赢家

记者盘点发现 共27人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奖时平均年龄超过80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李洪鹏)从2000年开始,我国对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2016年度是该奖产生以来的第17个年头。

《法制晚报》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梳理发现,除了2004年度和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2002年度、2006年度和2013年度有一位院士获奖外,其余年份都有2位院士获此殊荣。截至目前,共有27位科学家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

数据显示,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奖时平均年龄超过80岁,为82.5岁。获奖时年龄80岁(含)至89岁的科学家共有16人,占所有获奖人数的近6成。不过,法晚记者梳理发现,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逐渐偏向“年轻”,2016年度的获奖者赵忠贤为75岁。此外,医学、军工、航天领域成“大赢家”。

医学、军工等领域成“大赢家”

法晚记者梳理发现,从1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奖励情况来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都有涉及,包括大气物理、石油炼化、植物学、稀土资源、数学、航空航天、材料学、建筑学、医学、农业、军工等。

在医学领域,17年中总计有4位获奖者。除了此次获奖的屠呦呦外,其余三位为2005年度获奖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吴孟超院士,2008年度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院士和2010年度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院士。

记者注意到,2008年以后,更多来自军工领域的科学家获奖,而且该奖项也越来越多地向一些仍然健在、为新中国科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幕后英雄们致敬。

法晚记者梳理发现,从2012年开始,最高科技奖已经连续3年颁发给了军工专家。

2013年得主——两弹一星功勋、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程开甲院士曾为我国原子弹、氢弹以及30多次核试验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因为工作需要,参加核武器研究试验的20多年里,程开甲尽管在学术研究上创新不辍,但始终隐姓埋名,没发表过公开论文。

荣获2014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于敏院士,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核物理学家。被誉为“氢弹之父”的他同样曾隐姓埋名30年,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公开。由于保密的原因,这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连他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再如2012年获奖的王小谟,他是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航天领域专家多次获奖

记者发现,来自航天、物理学领域的专家也获奖不少,这与近几年我国航天科技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不无关系。在航天领域,2003年度,航天科学家王永志获得最高科技奖。2009年度,著名航天科技专家孙家栋也获此殊荣,而当年另一位大奖得主谷超豪,为我国尖端技术,特别是航天工程的基础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而2013年度获奖的张存浩,曾研究火箭助推剂。

在物理领域,2016年度获奖的赵忠贤,其研究领域为超导技术,超导技术用于长途输电线路、超导大容量发电机、磁力悬浮列车、核磁共振装置等。

此外,国家最高科技奖也是对能解决国内民生的重大问题者的一种奖励。记者发现,有三位农业专家获此殊荣,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小麦之父”李振声。

获奖时平均年龄超过80岁

法晚记者统计,自2000年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共有27人获此殊荣,获奖时平均年龄为82.5岁。获奖时年龄80岁(含)至89岁的科学家共有16人,占所有获奖人数的近6成。

获奖者中,获奖时年龄为90岁或超过90岁的有4人,其中最大的95岁,为2013年度获奖的两弹元勋程开甲院士,另外三位分别为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高能物理学家谢家麟以及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获奖时年龄最小的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时年64岁。

不过,法晚记者梳理发现,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逐渐偏向“年轻”,如2013年度获奖的程开甲为95岁,张存浩为85岁。2014年度于敏获奖时为88岁。而2016年度的获奖者赵忠贤为75岁,屠呦呦为86岁。

记者还发现,27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获奖时间与他们从事研究所取得成就的时间差都在10年以上,9成人时间差集中在20年以上。

此外,近8成获奖者都有国外求学经历,包括在国外获得学历或者科学奖励称号的经历。如此次获奖的赵忠贤,其1974年2月至1975年9月在英国剑桥大学等实验室进修。1984年11月赴美国依阿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

激励“实业报国”

被称为国家科技奖“三大奖”的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主要授予获奖单位或项目团队,项目本身是关注重点。

今天上午,国务院批准,授予“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亚洲季风变迁与全球气候的联系”等41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高温/超高温涂层材料技术与装备”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良种牛羊高效克隆技术”等6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此外,授予“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等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嫦娥三号工程”等20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多抗稳产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9的选育技术及应用”等149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教授等5名外国专家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法晚记者发现,作为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它每年都在激励科学界和企业界为实业报国作出努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奖级。其中,特等奖奖励对象多为外界耳熟能详的重大项目或重大工程,如2016年度获奖的“嫦娥三号”工程。

2005年-2015年,共有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殊荣,包括诸多耳熟能详的著名科学、工程项目。例如2008年获奖的青藏铁路工程、2013年获奖的杂交水稻技术和2015年获奖的京沪高铁项目。

本版文/记者  李洪鹏

责任编辑:王立立(QJ0001)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