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中国式商量”为北京转型发展凝聚力量-2016年市政协履职工作回眸

2017-01-11 04:04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中国式商量”为北京转型发展凝聚力量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北京自此开启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航程。

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在北京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考”中凝聚最广泛的智慧和力量?市政协在履职实践中,一直不懈探索。

坚持问题导向

为疏解功能谋发展出实招

疏解工作已逾两年,为何还有不少企业踌躇不前、心有顾虑?疏解步入“深水区”,政府如何施策才能调动企业疏解积极性?

2016年初,市政协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大课题,这也是市委确定的年度重点协商议题。13个委办局,7家一般性制造企业、6家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7个区政府……都留下了调研组的足迹。

厂区搬迁后土地如何再利用缺乏明确合理的政策设定、产业疏解后员工分流安置面临困局、疏解承接地基础设施与制度衔接还有待完善、部分外迁商户回流北京……调研组把在北重汽轮电机有限公司、北京焦化厂、威克多制衣公司等地了解到的难题梳理归纳,形成了一份关于产业疏解配套政策若干问题的建议,又召开议政性主席会议深入协商议政。

这份带着问题意识的调研报告说到了市发改委主任卢彦的心坎上:“问题的针对性、前瞻性都很强,建议很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他现场答复,本市将探索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使用土地、规划等指标,制定完善政府和企业安置费用政策,研究制定支持区域性批发市场承接地建设工作方案……

问题意识,是市政协今年在协商议题选择时屡次强调的关键词,因为这直接关系政协能否“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

功能疏解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带动人口疏解,这是当前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市政协不回避问题,主动聚焦人口管理体制和机制。

在海淀区调研时,北京风机二厂西三旗厂区通过拆除近3万平方米违建疏散4000多人,人口倒挂极其严重的东升镇塔院村通过棚户区改造和拆违疏解7万余人。两处地区的探索给市政协委员很深印象,也让他们发现了基层人口管理体制法治保障不足、部门职责分散、人口底数不清等问题。

市政协为了寻求破解之策召开协商恳谈会,提出建立统一、权威、宏观的人口政策决策体制,建立重大政策的人口影响评价机制和匹配机制,完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推进劳动就业、教育、社保、房产、计生等信息共享等建议。

深入调研专啃“硬骨头”

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谋良策

“这份报告的出炉真可以称得上是几经调研、几番讨论、几易其稿。”市政协委员孙刚的感慨来源于一份关于加强城市管理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万字调研报告。

加强城市管理、治理大城市病一直是北京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2016年2月,市政协接到了市委发来的“协商大单”,其中“加强城市管理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议题被确定以议政性常委会的形式进行协商议政。

为了给常委会议召开提供一份翔实全面的调研“素材”,政协委员迅速组成专题调研组,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先后听取了市政府14个部门情况通报,邀请了25位专家学者研讨座谈,与11个区政府领导进行交流,到市规划委、市政市容委、市住建委、市城管执法局调研座谈。最后提交审议的调研报告经过了11次修改,意见建议由原来的60条凝练到40条再进一步精简至28条。

在随后召开的市政协常委会上,以这份报告为基础,委员用两个半天的时间,听取专题辅导报告、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大会发言,最后形成的一份建议可谓“金点子”频出。月底召开的市委全会上,“加快推进大城管改革,成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等意见建议得到了充分采纳吸收,并很快落到实处。

大城市病关乎市民宜居质量,更是委员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委员们针对雾霾治理就提出了19件提案,包含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编制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等94条建议,其中 82条被市政府相关部门全部采纳。江亿、崔铁宁、刘畅、张琳娜等委员又进一步围绕优化分布式非煤化供暖技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前发布雾霾预警、扩大环保数据信息公开等方面发表真知灼见。

为更好地助推城市工作重心由规划建设向管理服务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减量提质转变,市政协还注重履行民主监督职能。2016年,委员们就副中心污水处理设施和水环境治理、中心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了专项监督。“统筹污水源头管控及末端治理同步”、“以接管率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坚持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委员们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被纳入决策。

市政协年内两次议政会,加强空气重污染防治与应对、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两大主题,更是全部聚焦治理大城市病。各民主党派市委、无党派人士和市工商联充分调研,提出强化机动车燃油污染治理、完善雾霾防治经济政策、提高公交便利水平等意见建议。

搭建跨区域协商平台

汇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协力量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政协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这是北京、天津、河北政协两年多来都在苦苦思考的问题。

11月2日,北京会议中心内,京津冀三地政协委员齐聚,相关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悉数到场,围绕着“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个主题,一场直面问题、好招频出的协商议政会议开展起来,这便是京津冀政协给出的答案。

2015年5月,三地政协不谋而合,创造性地搭建起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这一跨区域协商议政平台,每年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个主题联合调研、共同协商议政。

“跨区域搭建协商平台,才能更广泛地集中三地政协之智和各方力量,才能以较高的站位和较宽的视野去审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说。

联席会主题是三地政协每年工作的重点课题。三地政协各自深入调研,并把厚厚的调研报告带到会上。会议不仅有三地政协人员参加,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三地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也到场介绍工作进展、听取委员意见。

“设立京津冀创新发展试验区”;“构建统一的创新要素市场,使创新要素流动”;“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合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一系列意见建议让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觉得“深入细致”、“站位很高”、“指导性强”,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刘敬民也说,三地政协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形成联席会议平台,体现了谋大事的胸怀、成大事的胆略,抓住了发展的中心问题。

建设城市副中心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京津冀城市群优化开发的有力抓手和举措,从确定以来就备受关注。市政协将其纳入2016年年度协商议题,委员们迅速行动起来,组成跨界别、跨专委会的联合调研组,就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行政办公、地区建设和体制机制等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

“规划先行,科学有序推进副中心建设”;“高效安全,创新实践城市建设发展全新理念”……6个方面28条意见建议,成为北京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的有益决策参考。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