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对标最好,上海打造“魅力之城”

2018-01-02 00:36 新华网

来源标题:对标最好,上海打造“魅力之城”

新华社上海1月1日电 依托基层党建堡垒,群租顽疾迎刃而解;借助共建共治共享,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精细的“绣花”功夫,让城市更有品质更有温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群众期待更高、要求也更高。”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国际最好水平,用心用情、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为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这一世界级难题探索“上海答案”。

党建“红线”贯穿,社会治理有新作为

生活了三四万人的“巨无霸”社区上海康城,曾经盗案频发、群租成疾,居民公共安全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2016年起,针对上海康城现有4个居委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莘庄镇党委、政府挂牌成立了康城社区党委、康城社区委员会和康城社区中心,给居委会、业委会“打气撑腰”,后者召集居委会、警务站、物业公司、业委会、社区单位等定期开会,解决小区实际问题。当年,康城接报入室盗窃案数量就下降了一半,2017年又下降了八成。

“上海的魅力不止于外表,百姓对美好生活有期待,基层治理就要有回应。执政为民补短板,必须把堵点痛点打通。”十九大代表、上海普陀区莲花公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梁慧丽说,“创新社会治理,根本在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1+6”文件,上海持续多年啃硬骨头、有新作为:一大批优秀人才投身社区,“一切围着基层想、一切围着基层转、一切围着基层干”,上海社区工作者队伍达4.7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2%;持续用力补短板,2017年完成旧住房综合改造600万平方米,拆违超过1亿立方米,成片违法建筑基本消除……

李强说,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基层活力提升,可以更加心无旁骛为居民服务,这方面的创新实践要进一步深化,更好地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共建共治共享,打通社区“最后一公里”

松江区西子湾社区书记郑丽娟,因所在社区居民大部分居住在松江、上班在张江,得了一个“两江总督”的昵称。这个有着3355户居民的大型社区,外来人口占81%,小白领占55%,本科以上学历占70%,早出晚归的“两江青年”对社区活动并不“感冒”。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社区治理,郑丽娟组建微信群,带头实名“亮身份”。阳台漏水了,楼道灯不亮,消防通道被堵……只要在微信群一“呼”,问题必有回应;“亲子乐园”“闲置物品跳蚤市场”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则让居民逐渐从“我向社区要什么”转变为思考“我能为社区做什么”。

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上海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倾听民意、推动民议、借助民力、满足民需,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获得感。

在浦东,“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正在全面铺开——农村居民买菜难,本地农户卖菜难?新场镇建设自产自销便民疏导管理体系,设定准入条件、制定诚信档案库,皆大欢喜;村民求医问药跑断腿?“朝阳村家庭医生诊所”把全科医生坐诊、注射补液、中医诊疗、配药等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居委会党支部联系共建资源,创办“330公益学堂”,每周五下午三点半为孩子们提供课后学习场所,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目前,上海建立了“有困难找居村”工作机制,“全岗通”制度打破了居委会干部工作“条线壁垒”;错时上班制度让居民群众在8小时工作之外找得到人、办得了事;219个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头管理、一门办理、一口受理、全年无休”;“全市通办”“收受分离”打破了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让居民群众在全市任何一个街镇中心均能申请办理事务,全市通办率从45.1%提高至91.5%。

学更好变更好,“绣花”绣出城市温度

1月1日,全线贯通的上海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正式向市民开放,无数晨跑的市民在“无敌江景”中迎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年底前刚刚开放的松江广富林郊野公园,则用乡情野趣,唤醒都市人的乡愁记忆。

上海市市长应勇说,精治、共治、法治,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用心用情用力,使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在上海,既有摩天大楼的繁华霓虹,也有梧桐树下的品质情调,更有生态人文的舒适温馨。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离不开基层治理的“婆婆”心肠,也离不开精细管理的“绣花”功夫。

深秋时节,漫步上海的29条落叶景观道路,梧桐叶蹁跹而下,在脚下铺出一条金色大道。自2013年起,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部门推出“落叶不扫”措施,让翩翩落叶留住城市温度。

“‘落叶不扫’不是任凭落叶堆积,而是进行更细致的保洁工作。”上海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为了不影响交通安全,保洁员只让人行道及下街沿的部分覆盖落叶;每天,保洁员要仔细清除落叶中的垃圾和枯叶,到晚上则全部扫掉,保证市民第二天看到的是“新鲜”的落叶。

既有柔性的理念,也有硬科技的智慧。平均每天有近60万人次通过铁路进出上海,火车站犹如“流动的城市”;地铁运行里程达617公里,日均最高客流超过1100万人次;每天500多万辆机动车上路行驶,道路交通日均事故同比下降20%……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背后,各种高新“黑科技”和人工智能功不可没。

日前,为防止网约车司机“挑单”、缓解乘客打车难,上海要求打车软件取消巡游出租车司机端显示乘客目的地的功能,正在修订的《上海市巡游出租汽车预约调度服务管理规定》已将上述要求写入规定;此前,上海也是在全国率先出台网约车新规、共享单车新规,在培育互联网创新土壤的同时,探索求解城市运营的秩序和高效。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姜微 姚玉洁 郭敬丹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