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任县:"五老会"善解疙瘩事儿

2018-01-16 09:10 河北新闻网

来源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任县:"五老会"善解疙瘩事儿

“有了这份分期还款协议,我能安安稳稳过个新年了,多亏了我们的‘铁包公’啊!”元旦前夕,拿着首期的5万元还款,任县永福庄乡怀屯村郭某吃下了“定心丸”,压在他心头10多年的包袱终于放下了。

他说的“铁包公”叫王兴辰,是一名老教师,也是乡里的金牌调解员。据了解,原来,郭某以前做车床配件生意时,一直给李屯村李某供货,由于货物积压,李某欠下郭某19万元货款,一直还不上。去年11月,郭某一纸诉状将李某告上法庭,通过庭前调解,案子回到王兴辰手里。王兴辰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讲明利害,又设法说和,眼看着要闹上法庭的案子,就这样画上句号。

群众之间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达不到立案标准,但不解决又影响和谐,有的已经立案的案件,通过诉前调解,也能和平解决。针对这种情况,任县通过民推举、村递交、乡选拔、县把关的推选程序,从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法官、老检察官中优先选拔,重组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民更习惯地称他们为“五老会 ”。

王兴辰就是一名“五老会”成员。这些调解员大多在农村生活,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身份受人尊重,说话有分量,处事有办法。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调解矛盾,化解纠纷,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矛盾“减压阀”。

“我们常用的方法有4个:苗头预测法、法治与道德结合法、褒扬激励法、动员多种力量调解法。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始终要遵守法律。”王兴辰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化,调解也要创新,县里经常采取以会代训、巡回培训等多种方式,对“五老会”成员进行培训,增强调解技能,提高调解成功率。

桥头村63岁的徐银明老人因病残疾,行动不便,平时办事很困难。村“五老会”成员张文典每年都亲自开车带老人去照相,帮老人办理养老保险,老人无需费心,就能拿到保险金。像这样,不管是调解、代办,还是哪家种田缺工、生活缺衣,“五老们”都主动帮助排忧解难。目前,桥头村“五老会”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10起,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大的治安案件。

现在,任县195个村,村村都有“五老会”,甄选出的615名调解员,全部建立管理档案,统一挂牌上岗。同时,落实“以案定补”补贴标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数据显示,该县各级调委会参与排查矛盾纠纷3436件,调解成功3413件。(记者邢云 通讯员王培)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