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与世界携手共赢——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2018-07-24 01:53 新华网

来源标题:与世界携手共赢——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小到牙刷、电池,大到汽车、轮船、大飞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坚持开拓,苦练内功,在与世界贸易伙伴携手共进中,逐渐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中国制造逐渐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

盛夏的沪东中华零号基地码头,一艘舱容17.4万立方米的巨型LNG船整装待发,即将远航。

LNG船是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船舶,能够制造这样的船舶,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世界一流造船企业行列的标志之一。

“我们一系列产品已成为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远洋船队的主力。”沪东中华董事长陈建良介绍。

沪东中华的今天,是我国制造业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的缩影。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不断开放与创新中,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制造拥有了面向世界的供应能力。从积极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到拥有完备产业链,从代工起步到求品质、做品牌,开放与竞争倒逼中国制造不断朝着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业结构方向前行。

工信部资料显示,1984年,我国首次发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工业行业中仅有化工、机械等13个大类行业;如今,我国制造业覆盖了国际标准行业中制造业大类所涉及的24个行业组、71个行业和137个子行业,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

也应看到,我国制造业总体仍处于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低端的现状没有改变,制造业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等问题依然存在,转型升级不能止步。

“面临新工业革命机遇,中国制造业还要敞开怀抱,在开放包容中实现质量、效益、动力变革,增强竞争力。”工信部部长苗圩说。

中国企业与国际伙伴携手共赢

中国制造40年发展背后,写满了中国企业与国际伙伴携手奋斗的故事。

从一个小山村起家的吉利控股集团,2010年收购世界汽车名企沃尔沃,曾引发质疑。吉利经过一系列战略调整,与沃尔沃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到2015年,沃尔沃全球汽车销量创下该品牌建立88年来的历史新纪录。在日前公布的最新一期《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吉利再进76位,位列267名。

“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依法合规地探索一条携手共进的新型发展道路,将为用户带来更多利益,对行业产生积极影响。”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回首中国制造40年发展历程,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 1995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之一、当时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以股份参半的形式,在荒滩之上建起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多年来,在填补我国造船史上多项空白的同时,也反哺了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2017年5月5日,我国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围绕大飞机的研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聚合了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家一级供应商,带动航空运输、材料等多个产业发展……

“开放的中国制造业受益于国外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投入,也持续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回报。”苗圩表示。

以汽车为例,2017年,中国乘用车共销售2472万辆,其中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销量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6%、17.0%、12.3%、4.6%和1.8%。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制造企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中国货物出口的40%、高科技产品出口的三分之二都是在华外资企业实现的。中国企业仍需在对外开放中苦练内功。

中国“匠人”与国际人才融合成长

随着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中国“匠人”也与国际人才融合成长。

走进浙江、江苏等多地现代化智能工厂,不时可见与中国员工三五成群、热切交流的异国面孔。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方总经理陈弓介绍,自1996年起,公司先后有600余名员工赴日本川崎重工坂出工厂研修,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

“我1990年进万向,相比当初,企业生产效率、产品品质提高很多。我们也在不断提升自己。”万向钱潮万向节厂技改组组长方国平说。

“先进的制造和对文化、习惯的尊重让我们找到‘家’的感觉,拥有发展空间。”吉利汽车研究院电动车研究院外籍员工司马洛介绍。

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石。当前,我国制造业高端人才、高水平技术工人缺乏问题仍待破解。面向未来,还需不断开放与变革,进一步挖掘人才资源的内在潜力。

首先是开放。“我们将在制造业已基本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汽车、船舶等行业开放要求,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苗圩说,将进一步为外商、外国专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

还要优化环境,让人才留得住、用得上。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让人才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也要守住和发扬工匠精神。一方面要营造崇尚实业的氛围,一方面也要加大技能人才的“充电”,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的“数字工匠”。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