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八旬老人的大漠胡杨情
2018-10-12 14:09 新华网

来源标题:八旬老人的大漠胡杨情

9月23日,班都走在一座沙丘上,查看周边的胡杨。

“这里有了水,胡杨林就能绿,生态环境就会恢复得越来越好!”望着几天前刚刚恢复来水的河道和又吐出新绿的胡杨树,班都老人欣喜而坚定地说。

81岁的蒙古族牧人班都,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策克嘎查。这里位于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气候干旱,环境恶劣,周边牧民纷纷搬走,班都成为方圆20多公里内唯一的住户。当地政府为他在城里安置了房子,但他舍不得离开这片生他养他、曾经胡杨成荫的土地。

班都老人在戈壁沙漠中承包着5万多亩草场,其中3万多亩分布着胡杨林。20世纪70年代,流经他家附近的河道断流,部分胡杨林也逐渐枯萎。为了守护这些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胡杨,班都在戈壁中挖井取水灌溉。30多年来,他先后挖了10多口水井。

2017年8月,为彻底改变缺水状况,班都老人卖掉8头牛和3匹骆驼,花了8万多元疏通被风沙掩埋的河道,引水蓄水。2018年7月,中国绿化基金会得知班都的事迹后为他募集了10万余元资金,用于挖深河道、打造水坝。10月初,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断流40多年的河道终于又见来水,流进了老人的这片胡杨林。

“我就想留在这里,这里的胡杨需要我。”班都老人不舍不弃,如胡杨般深深扎根在大漠,默默守护。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