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武汉“三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2018-12-08 07:08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武汉“三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市民下乡,引领乡风文明;能人回乡,带领农民创业;企业兴乡,唤醒乡村活力。2017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通过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主要做法的“三乡工程”,不仅促进了村民家门口就业、脱低摘帽,而且拓展了市民创新创业的空间,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近日,北京日报记者走访了武汉“三乡工程”的发源地小朱湾、“网红小镇”花博汇、“能人回乡”的示范点杜堂村、农业创客聚集地靠山小镇等多个村落,记录下“三乡工程”中一个个昔日贫困村的蝶变,一个个市民、能人、企业家返乡创业,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生动故事。

童周岭村小朱湾,坐落于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美丽的梁子湖畔,离武汉市区仅20公里。整个村湾占地785亩,村民32户、157人。2012年以前,小朱湾破烂不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污水横流,随处可见土砖窝棚和红砖房。土地流转、村民外出务工,当时的小朱湾是一个典型的名不见经传的“失地村湾”“空心村湾”。

2013年以来,童周岭村利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路面铺装一新,宅间小道曲径通幽,全村湾雨污分流,停车场、厕所、路灯等配套设施到位。村庄建设融入湾、家、农、田、耕、养等农村要素,形成了听雨长廊、翰林古井、荷塘小桥、茂林修竹、家风驿站为主要特色的美丽村湾。

漫步小朱湾,几十座荆楚风格的房屋错落有致,房屋院落风格上既统一、形式上又各异,山墙有清水的,有泥巴的,又有水泥的,院墙有青砖实心的,有木制透视的。当地人介绍,村湾绿化率达到70%,村内有荷塘500亩,塘内有荷花、睡莲,岸边有垂柳、桃花、紫薇等,春可赏花,夏可纳凉,秋可摘果,冬可观雪。

美丽乡村建成后,前来这里投资创业和休闲旅游的市民应接不暇,本村外出打工的能人也纷纷回乡创业,知名企业也看准契机前来投资兴业。目前,村湾有农家乐15家,省级摄影基地1家,国学书院1家,共享民宿3家,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旅游高峰期日均接待游客量达2万余人。

出了小朱湾,记者又来到蔡甸区大集街天星村,这里的蔡甸莲溪花博汇同样魅力十足。登上高点俯瞰,放眼望去是大片的草坪、环绕园区的小溪、流水,一栋栋法式木屋仿佛童话小屋散步其中,哥特式的钟楼准点发出悠扬钟声,仿佛欧洲小镇。花博汇不仅成为武汉有名的“网红”景点,也是企业兴乡的典范。

花博汇项目总规划面积5300亩,已建成法式风情街、美食文化街、慢慢花海(四季花海)、花神广场四大景点。截至目前,花博汇已吸引市民、回乡能人和企业家100余人投资创业,租赁房屋85栋,书吧、收藏品展卖、教育、水上游乐、婚纱摄影、篷客露营等多种业态并存。同时,带动周边天星、西湾、农林、文岭、凤凰等村近500人就业。

不光小朱湾、花博汇,在黄陂区杜堂村,“返乡能人”葛天才带领村庄发展农家乐、民宿、文创、商业等,去年底,1088位村民共同分享了520万元的红包。在靠山小镇,大学生创客下乡创业,汉字造梦、百遗工坊、瓷器堂等20余家企业入驻,仅空闲农屋出租就为村民创收20余万元……武汉“三乡工程”,发展了产业、富了村民、美了乡村,厚培了文明乡风,唤醒了乡村活力,留住了乡愁、乡情、乡韵,为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注入了新活力。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李瑶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