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苏州评弹:在吴侬软语中探寻传承之路

2018-12-28 22:29 新华网

来源标题:苏州评弹:在吴侬软语中探寻传承之路

新华社南京12月28日电 题:苏州评弹:在吴侬软语中探寻传承之路

新华社记者王子铭

一到傍晚,南京市狮子桥商业街一家饭店里,来吃饭的人便渐渐多了起来。身着古装的堂倌忙前忙后,大堂一侧古香古色的舞台上,两个艺人款款登场。光影摇曳间,琵琶轻拨,三弦声起,婉转动人的苏州评弹荡进耳朵,引来不少顾客驻足拍照。

“我是慕名而来,虽然听不懂唱词,但是很喜欢这个调调。”一位顾客这样描述她对评弹的第一印象。“表演苏州评弹要用吴方言,能让外地观众开始认识甚至喜欢这门艺术,无疑也是一种传承和推广。”一曲《白蛇传》选段唱罢,评弹艺人张建初走下舞台,言语中透着欣慰。

在这门艺术的发源地苏州,评弹的氛围显然更加浓厚。宾馆里、书厅内、游船上活跃着一大批评弹演员。苏州市评弹团团长孙惕介绍,仅苏州市表演评弹的书馆就有100多家,很多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都有评弹书场。

除了担任评弹团团长,孙惕还有另一个身份——苏州评弹学校校长。在苏州评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二年,学校专门成立了传承班,旨在为培养专业演员选拔好苗子。

如今,评弹表演作为该校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平均每年招收约60名初中毕业生。“最初完全不了解评弹,经过将近四年的学习,现在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门艺术,希望毕业后能走上专业道路,传承好评弹。”18岁的该校学生陈峻源眼神中充满期待。

谈及评弹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金丽生有太多话想说。他介绍,苏州评弹包括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说书人既要讲故事,还要表演和刻画角色,说表到一定阶段,要根据书中的角色选定唱腔,用演唱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表演的综合性很强。因此,苏州评弹学校毕业的学生还要拜师学习长篇书目。

“以长篇为主是评弹发展了几百年的艺术规律。历代评弹名家在长篇书目中锤炼唱腔、塑造人物,经过多年磨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流派。”金丽生坦言,“如今在评选各类奖项时,评弹往往以中短篇为主,评弹演员的侧重也从长篇转移到了中短篇上。尽管获奖对演员评级、成名是一条捷径,但长此以往,面临着长篇书目失传的危险。”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代表性传承人王鹰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老先生的长篇可以连讲一个多月,而现在有的评弹演员只能唱几个小段。”然而,现实因素摆在眼前,评弹演员要演出、要生存,静下心来学习、记忆、领悟需要大量时间。“希望安排年轻演员尽快补书,我今年82岁了,老先生传给我的书如果不能传下去,我觉得对不起他们。”王鹰说。

“作为地方曲艺,吴方言是评弹的土壤,现在方言流失严重,甚至不少苏州本地人都听不懂吴侬软语了。”这让苏州评弹的传承无形中担负起保护方言的作用。“不仅是评弹,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曲艺,很多面临相似的境遇。”金丽生说。

在孙惕眼中,苏州评弹这门艺术的背后,是当地人生活方式的体现和对生活理念的诠释。“即便再原生态的非遗,经历上百年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苏州评弹的发展也要和当前社会相契合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也有一代之艺术。”孙惕说,老先生传下来的优美唱腔、舞台表演、伶俐口齿犹如评弹艺术的零部件,评弹演员需要学会并自觉传承下去。在此基础上,把零部件整合装配,根据现在观众的审美及需求适时创新,让评弹艺术在社会发展中彰显时代特色。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