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00多名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即将开始任期 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表示
新一届政协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昨天(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向中外媒体介绍了本次大会的有关情况。
本次大会除首次开通“委员通道”外,还安排了两次大会发言,十三次小组讨论,一次界别联组讨论,三场记者会。
三场记者会主题分别是: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记者会、政协委员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协委员谈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时间分别是3月6日(星期二)下午3时;3月8日(星期四)下午3时;3月10日(星期六)上午8时45分。
今年是换届之年,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而2000多名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即将开始他们的任期。王国庆介绍,中共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民政协进一步开拓团结民主、务实进取、蓬勃发展新局面,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特点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全面领导下,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2200多名委员,可以说是认真履职、踏实工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说到特点亮点,王国庆用四句话作精炼概括:完善了协商议政格局、强化了民主监督职能、拓展了团结联谊工作、加强了履职能力建设。
谈到今后五年全国政协工作,王国庆表示,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这是新时代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人民政协将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泛凝聚正能量;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献计出力。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人民政协的工作一定会以崭新的气象和优异的成绩回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
“喊话”学生减负 校外培训不应成为“增压器”
“做完了一天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这句歌词出现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
发言人王国庆说,有的孩子作业做到晚上九点、十点甚至十一点,“做完作业他们上哪儿欢乐,到哪儿荡起双桨呢!”王国庆“喊话”学生减负:别再仅仅是坐而论道,应一座一座地搬走年幼孩子们本不该承受的重负之山,让他们真正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成才。
王国庆表示,委员们认为,学生减负涉及教育观、人才观和相应的制度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是一个需要综合施策、全社会共同发力才有望解决的系统工程。除了深层次的问题外,王国庆还直击减负的两大顽疾:校外培训和超前教育。
“不要让校外培训变成强化应试的‘助推器’、家长和学生负担的‘增压器’,更不能被有些人用来干扰我们的教育秩序,煽动社会焦虑情绪,成为他们牟取暴利的工具。”王国庆说,要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的管理,切实把教育部等四部门2月中旬、也就是前不久部署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落到实处,让课外培训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
针对超前教育问题,王国庆说,要以制度创新形成学生减负的长效机制,合理设计学生作业的内容和时间,把学生和家长从繁重的作业负担当中解放出来。对于学生参加课外培训也要予以科学的引导。家长们也要打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要克服从众心态,不要攀比报班,不额外给学生加压,避免形成“校内负担减了,校外又增加”。
去年经济“颜值高气质好”
今年将继续向好稳中有进
在昨天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17年中国交出了一份很提气的经济年报,经济总量突破82万亿,几乎相当于全世界GDP排名第五至第十,也就是英国、印度、法国、意大利、巴西、加拿大等六国的总和。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引起了记者们的关注。王国庆表示,政协委员们认为,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不仅“颜值”高,“气质”也相当好。具体表现在运行稳、就业稳、物价稳、国际收支稳,同时结构趋优、动能转换、效益提升的态势更加明显。
展望2018年,王国庆说,继续向好、稳中有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主引擎作用。
民生问答
医疗改革▶ 给百姓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
提问:新医改推进十年,已经步入“深水区”,依然面临很多深层次难题有待破解,全国政协委员对下一步深化医改、化解难题,有何建言良策?
王国庆答:新医改推进十年,可以说进展显著。一,织起了一张全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二,取消了实行60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到30%以下;三,医联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分级诊疗制度已经逐步形成,优质医疗资源也在逐步下沉;四,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实践证明,深化医改给百姓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
步入“深水区”的医改仍有很多难题需要去破解,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在某些时段还没有根本解决,很多社区医院还没有真正成为“我们身边的医院”,过度用药的现象依然存在等。人们不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而且还希望少生病、不得病,这必然带来更高层次、更广覆盖范围的全民健康需求。
全国政协将始终想广大百姓所想,坚持问题导向,继续组织委员深入调研监督,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谏诤言、谋良策、出实招。
空气质量▶ 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和生产方式
提问:协调大气污染治理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了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空气质量好转我们付出了代价,人们也会担忧,这样的蓝天白云会不会难以持久?
王国庆答:2017年是国务院制定“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各项考核指标如期完成,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空气环境质量创近年来的最好水平。但对蓝天白云能否常态化,我们仍不能过于乐观,因为这是在中央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部署的前提下,是在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和气象条件有利的基础上实现的。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当下,更应该抓住时机,坚决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我们也要坚持全民共治,要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实现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全国政协今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的两个议题之一,就是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委员们将在大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为推进我国的污染防治工作建言献策。 X133
“金句”回应
扫黑除恶▶ “既会赢得民心的胜利,也会赢得法治的胜利”
关注:有外媒担心“扫黑除恶”引发“运动式扫黑”和扫黑演变成地方政府政绩比赛。
王国庆回应: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的新动向,作出的顺民心、合民意的重大决策部署。
按照《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精神来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中央很明确,要求必须严格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始终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要办成铁案,要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声势浩大、人心所向的扫黑除恶斗争既会赢得民心的胜利,也会赢得法治的胜利。”
乡村振兴▶ “要顺应农民的新期盼,要立足国情农情”
关注: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们关注这个战略和正在推进的城镇化建设如何衔接。
王国庆回应: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今年的一号文件,这是党中央连续15年发布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说明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一贯的高度重视。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三农”短板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农户“空巢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乡村振兴要顺应农民的新期盼,要立足国情农情。
今年全国政协确定的10个重点协商议题当中就有两个是关于“三农”的,一个是“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另一个是“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